榮登全球買房第一難 無殼蝸牛重返忠孝東路?

李碧華 |2014.05.17
659觀看次
字級

房價累積的民怨升高,近三百位學者本周站出來成立「房市改革行動聯盟」,要改革房市、救經濟、救青年。無殼蝸牛聯盟及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等公民團體指出,若政府不全面進行不動產稅制改革,將號召無殼蝸牛們,八月重返忠孝東路,把歷史重新帶回來。

買房的確大不易,內政部日前公布房價所得比,台北市榮登全球買房第一難,平均要十五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間安身立命的房子,不但超越香港,也凌駕倫敦,房價竄升世界第一,痛苦也排名「世界第一」。

陸續拜會央行等五大部會、評鑑縣市長候選人的房市政見的房改盟主張,非自住房貸成數不得超過三成等訴求,利率也要拉高;持有稅應至少要達市價的百分之一;炒房囤房應比照哄抬物價處罰,並提供社會住宅等,比財政部等的「打房」政策更火辣。

海外熱錢炒房如何何設限?財政部長張盛和與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上月曾會面共商打房大計,拉升「囤房稅」(非自住的房屋稅率)、台北市三千六百戶豪宅優先採實價課所得稅、出租餘屋供弱勢居住者提供減稅獎勵;將透過加速國有土地活化、老舊房屋都更,增加供給以平抑房價。「房價合理化看的是政府的決心與態度」,如果政府總動員,並立即展開行動,張金鶚強調,「兩年內一定可以讓房市消風、北市房價所得比降到十倍、房價下降三成。」財政部長張盛和意見不完全相同,他說,房價應慢慢消風,一下子掉下來會是災難,稅改方案不能是特效藥。

針對「自住房屋」認定的問題,張盛和初步認為,自用的定義要兼顧社會現象,看家庭結構與居住的事實,例如買房子給名下無屋的父母或成年子女居住,應該算是自住房屋。

房價恐打趴都會經濟力,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林建山認為,台灣猶處於物價相對偏低的「悶」經濟階段,若想要用七十年代對付景氣過熱的「打擊物價」手段來打房的話,恐怕對於振興產業經濟、促進就業、提升工資等一無助益。

台北市政府擬提高房屋稅,為今年政策打房「開出第一槍」,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麗寶建設董事長吳寶田說,今年房市景氣差,恐怕比金融海嘯時還慘,「政府要剝削人民也要合法、合理」,房屋稅不能說調就調,因為加稅的成本,最後終會轉嫁給消費者。

他山之石

投資客轉戰台灣

台灣的房屋稅,對於這兩類卻不加區分,讓政府的打房政策失去著力點。

專家指出,近期亞洲國家打房最具成效的香港與日本,香港政府打房重視源頭,特別對外來資金進行嚴格管控,於前年十月推行「買家印花稅」,對於非港籍的購屋者課徵百分十五房屋稅。反觀台灣,購買豪宅的多為在大陸經商成功的台商及香港投資客。

日本規定房屋取得五年之內轉賣的稅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九,五年後轉賣也要負擔百分之二十稅率。政府對自住與投資型房屋做有效區隔,將購屋「自住」與購屋「出租」作明顯區隔;若是供「自住」,房屋稅及住民稅都只有「出租」者的一半。

美國方面,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至第三季度,美國住房擁有率已經跌為十八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第三季度抵押貸款利率飆升,讓不少人的「美國夢」落空。

一直以來,擁有自己的「白色圍欄獨立屋」是「美國夢」的重要組成。房價與利率齊齊上漲、住房擁有率創新低,所有這些似乎都在向我們的傳統投資觀挑戰:買房是否仍為投資上策?打算住多久?談及買房還是租房時,來自「買房黨」最常見的一種意見是,「為什麼要把錢浪費在租金上,這筆錢應該用來積累在房屋資產上,」但專家認為這種觀點,並非放之四海皆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