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在環太平洋火環地震帶上,對於地震的來臨可謂家常便飯。圖/游順然
2005年10月8日當地時間早上8點52分,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位置同屬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六地震,震央深度只有十公里,所以災害非常大,這是巴基斯坦一百年來經歷的最強地震,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為八萬七千多人,加上克什米爾死亡一千四百人,共造成八萬八千多人喪命。
八萬八千多不是一個小數目,比汶川大地震的六萬九千人多,更是日本三一一海嘯死亡人數的近六倍,可是……大家可曾聽過這次地震的消息?巴基斯坦學者無奈表示:「我們是被國際媒體遺忘的地方,如果紐約一輛巴士掉進河裡死了人,會成為頭條!倫敦要是有人虐待小狗也會成為頭條,但是我們這裡死了八萬人!不是八人,國際媒體卻只有小小標題,且一閃即過。」
當然,為什麼會這樣,並不難理解,首先,西方世界掌握主流訊息,而國際媒體傳播巴基斯坦的印象,一向都是「恐怖分子、賓拉登」藏匿地、伊斯蘭激進派等等,再者,克什米爾地區是一塊領土爭議區,分別由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部分掌控,進入條件複雜而嚴苛,內部管控也很嚴格(四人集會就算違法),所以很難有國際媒體進入採訪、傳送新聞畫面,也很難從內部傳出在地訊息。
像日本三一一大海嘯,空中及時畫面不斷送向國際媒體,地面則有人手一機拍攝的現場狀況,更有行車紀錄器拍下一幕幕災難現場的驚人畫面,這些畫面一遍遍在國際媒體放送,當然能引起全球關注,相對的,南亞大海嘯死亡達二十九萬人,災情畫面卻相對稀少,多數還是西方遊客在熱門觀光度假飯店拍攝到的影像,而印度因南亞大海嘯死了一萬人,且別說動態影像,連張像樣的照片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