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 濫用疫苗恐致病毒變異 文/陳國東(成功大學醫學院公衛所教授) |2015.02.14 語音朗讀 37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隨著流感疫情升溫,疾病管制署設在桃園機場兩座航廈設置體溫篩檢站也持續檢查入境旅客身體狀況,做好把關工作。圖/陳嘉寧 抵抗力較弱或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上口罩。圖/林俊良 為避免流感疫情擴大,相關防疫人員除嚴加管控外,學者專家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碰觸禽類、做好清潔工作。 圖/游婉琪、陳雅玲 為避免流感疫情擴大,相關防疫人員除嚴加管控外,學者專家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碰觸禽類、做好清潔工作。 圖/游婉琪、陳雅玲 文/陳國東(成功大學醫學院公衛所教授) 這幾個月來,台灣地區陸續傳出H5N8,H5N3及H5N2禽流感,導致大批禽類死亡或被撲殺,讓部分民眾感到擔憂。不過,不少人會將流行性感冒與禽流感混為一談,究竟兩者之間有何分別呢? 以前者為例,流行性感冒病毒根據它的H抗原與N抗原可組合成上百種型別的病毒。從源頭來看,這些病毒早期大都源自於禽鳥類,之後由於病毒基因的變異,導致有部分病毒會感染人類,甚至形成人與人間的傳染,而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流行性感冒病毒」。 那麼,禽流感又是什麼呢?從醫學角度來看,所謂的「禽流感」是指禽鳥類感染的流行性感冒疾病。引起禽流感的流感病毒和人類所感染的流感病毒很近似,不同的是,禽流感不容易感染人類,一般來說,禽流感病毒感染常見於野生水鳥之間傳染,但鳥兒感染後卻不見得會生病,或是只有出現輕微症狀,這就是所謂的「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但如果部分禽流感病毒感染了家禽後,造成家禽大量死亡,那麼這類的病毒株則稱之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從流感的種類來看可分為季節性流感〈是指在人類每年發生季節性流行的流感,傳染模式是以人傳人的方式,目前已有疫苗可供預防〉、禽流感〈主要流行於禽類間的流感,可分為高病原性與低病原性,偶然會感染人類,人類感染病例大多發生於禽類疫情發生的地方,且多數感染者具有禽鳥接觸史。〉、豬流感〈主要在豬隻間流行的流感,通常很少造成人傳人,但2009年H1N1新型流感經過基因重組後,首先在南美洲造成大流行,然後傳到世界各國。 而新聞上常聽到的「流感大流行」,其實是指經過病毒重組、演化出新型流感病毒,初期因人類無免疫力,一旦發生人傳人,就有可能導致全球發生大流行,這樣的情況就稱之為流感大流行。 若細數這幾年禽流感的傳播情況,除了在東南亞常發生的H5N1外,則要屬近年來在大陸流行的H7N9禽流感最讓普羅大眾關心。中國大陸從前年起陸續公布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迄今,已經有數百個病例是被確認病例。在這些確認病例中,大約有六成病例曾經有和禽鳥接觸或宰殺活禽的病史;在這些感染者中,以中高年齡以上個案占最多,大約達到七成左右。 從他們病例的臨床表現來看,最常出現的是程度嚴重的肺炎;不過,近期確認的病例也逐漸出現症狀較輕的個案,甚至還有沒症狀出現的帶原者,而且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有持續性人傳人現象出現,因此民眾可保持警覺,但不宜過度驚慌。 近幾個月在台灣發生的H5N8,H5N3及H5N2禽流感應屬禽源性,也就是說感染源應該是來自禽鳥,但如何傳給台灣的雞隻則還沒有定論。由於家禽飼養環境是導致禽流感病毒變異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改善家禽飼養環境,降低養殖場飼養密度可說是預防病毒變異的方式之一,若可以將不同種類的家禽分開飼養,亦有助於控制疫病的傳播。之外,為家禽進行防疫注射,也是控制禽流感的方式之一。但也有學者認為讓所有禽鳥都進行防疫注射,若禽流感不小心爆發流行,將可能因為所有禽鳥都具備抗病毒能力而導致飼主無法及時發現,因而錯失未雨綢繆的良機。換言之,濫用疫苗亦是導致流感病毒發生變異的因素之一,因此注射疫苗應該適可而止,才不會過猶不及。 杜絕交叉感染 流感病毒說bye bye 一般來說,禽流感病毒會存在於受感染禽鳥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中,人類主要是透過吸入及接觸病毒顆粒,或是透過受病毒污染的物體與環境等途徑而感染。候鳥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轉播者,不過,若想把每隻染病的候鳥都撲殺將是緣木求魚,而且有可能導致病毒擴散,反而更加難控制,因此建議不如將家禽和候鳥隔離,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反而是有效措施。 以H7N9為例,禽流感若感染人類,其潛伏期依現有人類病例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推估可長達10日,世界衛生組織則採用14日作為估計的潛伏期。臨床症狀方面,最初主要病徵包括高燒、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有些患者病情會在短短一周內,就進展為下呼吸道疾病,造成呼吸困難、肺炎,並在之後的一兩天內,快速進展成需要重症加護的照顧,甚至造成死亡。 其實要預防流感並不難,首要之務就是從以下方法做起,包括注重個人衛生習慣、重視清潔;日常生活要注意飲食均衡與適度休息、尤其要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以增加身體抵抗力。此外,日常居家生活也要多注意,像是料理完禽畜生鮮肉品與禽蛋後要立即洗手,處理過禽肉的刀具與砧板要記得徹底清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烹調禽肉與蛋類時要記得完全煮熟後才能吃。不要購買或飼養來源不明或走私禽鳥;若有摸到禽鳥或是接觸到分泌物,要避免碰觸到口鼻及眼睛,並記得用肥皂清潔洗手。 而隨著春節假期到來,不少人都有家族旅遊計畫,建議民眾出國前可先上疾病管制署網站查看欲前往的地區或國家是否有出現禽流感疫情;到外地旅遊時最好避免前往當地的活禽市場或養禽場,且避免餵食鳥類,以及不要接觸禽鳥及牠們排泄物的,以杜絕傳染源。回台灣時,若發現身體有出現類流感症狀,可先在機場向檢疫員求助,如果是回到家後發現身體有不舒服的症狀,最好要儘速求診,並讓醫師了解自己的出遊路線以及有沒有接觸到禽鳥等,藉此幫助醫師迅速掌握患者背景資料、以利對症下藥。 前一篇文章 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 下一篇文章 科技新鮮事 農業現代化陸加強基因轉殖研究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昆蟲大觀園 春天宛如昆蟲起床號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用氫能 打造電動車不怕冒黑煙2015國際光年 探索生命能量源頭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二: 歐洲的繞月小船光與地球大氣交互作用 產生美麗極光與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