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創造力學園」內的鯨魚,是大小朋友都愛合影的對象。
圖/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位於承德路的台北市「明倫國小」,因少子化衝擊,去年八月與大龍國小併校。九個月後,令人驚奇的是學校沒有變廢墟。走進大門,一隻造型精緻的梅花鹿迎賓,校園裡創意十足的動物昆蟲展、充滿想像力的塗鴉、積木教室及彷彿身歷其境的海底世界和雲豹森林,讓轉型後的明倫國小,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想像力、讓小朋友盡情揮灑的大遊戲場。
原始基礎 注入創新
台北市文化局為迎向二○一六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在保留校園原始樣貌基礎上,注入創新想法與作法,打造「明倫創造力學園」,委託財團法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經營。希望來到這邊的大小朋友,可以把創造力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明倫創造力學園將導入寓教於樂之藝文展演、課程及活動,讓兒童從遊戲、實作、體驗中學習。未來可成為學童半日或一日的校外教學場所。同時闢畫明倫國小文史室,保留校園記憶還會串聯周邊生態、圓山遺址、城市博物館聚落、孔廟等藝文資源,形塑大同區的區域特色。
紙風車副執行長任建誠表示:「台灣的未來,是以軟實力面對世界競爭,想要解決棘手問題,像是反服貿、反核,現階段只能對立,本身尚沒有智慧、能力解決,而問題的化解方法,需要培植豐足的創造力、創意和想像力。」
任建誠說,「明倫創造力學園實驗計畫」以孩子為出發點,結合美術、戲劇、遊戲、知識等概念重建校園。位於承德路毗鄰花博公園的明倫國小,雖位處舊社區,但方圓五百公尺內有孔廟、保安宮、大稻埕,也有圓山遺址、城市博物館聚落、北美館、故事館及花博公園。「文化資產及生態資源豐富,正好是銜接現代到傳統文化重要的軸點。」
園區規畫成「戶外」、「室內」兩大特色區,操場上展出「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精華,一樓教室變身「創造力互動教室」,使「明倫創造力學園」成為台北首座專屬兒童的創造力教育場域。一方面可讓小朋友來此做戶外教學,一般民眾也可到此體驗創意和想像力。
「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充滿創意和想像力,藉由六十多件動物、昆蟲造型,進一步了解台灣特有的動物、昆蟲,也讓孩子走進知識、藝術與創意的世界,是多元體驗。園區中有動物三合院,飼養鵝、鴨、雞、兔、豬,使城市小朋友浸淫農村生活的喜樂中。
自帶貼紙 共創藝術
「創造力互動教室」實現創造力的實踐精神,小朋友可到手作教室,發揮想像。像「積木教室」運用瓦楞紙做出的積木,可推疊出動物及昆蟲;「塗鴉教室」可用筆直接在牆面上盡情揮灑創意;「表演藝術教室」可接觸到劇場舞台模型、角色服裝及道具等。還有「海底世界教室」與「台灣雲豹森林教室」讓人身歷其境,以及展現大龍峒地區人文建築的「鳥瞰大龍峒」。
最有意思的是,大小朋友可帶自己喜歡的貼紙,以創意與想像為這間純白教室貼上更多色彩,共同完成藝術計畫。任建誠表示,許多明倫校友巡禮校園,兒時回憶讓他們流連,臨走時還對工作人說:「我會再回來!」
「明倫創造力學園」屬實驗性階段,任建誠說:「創意原型,都由表演藝術劇場概念延伸出來」,未來園區發展,誠如文化局長劉維公所說:文化局除了將設計導入校園,整體規畫也將兼顧經濟發展、社區認同以及生活品質。
任建誠小檔案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紙風車劇團團長。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一九九二年與一群熱愛兒童劇的好友共創紙風車劇團,負責紙風車劇團—兒童戲劇製作人、演員、編導和舞台、燈光、音響、布景、道具等設計製作經營。一九九三年遠赴法國第三大學戲劇系深造。
任建誠讓「紙風車劇團」成為台灣兒童戲劇的第一品牌。曾帶領紙風車前往巴黎、紐約、香港、澳門、上海與北京等地演出,策畫「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把戲劇帶到台灣每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