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禪味、佛味是一絕

 |2014.05.02
1841觀看次
字級

在畫家席德進筆下,周夢蝶是位老僧入定般禪者。詩人曾形容自己「天生是僧命」。他雖未出家,但中年禮佛、以禪入詩,他詩中的禪味、佛味是一絕。

「沒有讀佛經以前,思想徬徨無助,有時樂觀有時悲觀、有時灰心冷氣…,自從接觸佛法以後心才定下來。」周夢蝶在紀錄片《化城再來人》自述。他從四十二歲開始禮佛習禪,但他笑稱,這是從「錯誤」開始。他以為自己愛吃肉、喝酒、愛看電影…,只要皈依佛法就可戒除。皈依後才發現一切「原封不動」。

周夢蝶對佛法如飢如渴,當年他白天在武昌街擺書攤,晚上只要有人講經,他一定去聽經。聽經前,他一定要齋戒沐浴、把自己洗刷得乾乾淨淨。高師大副教授曾進豐分析,周夢蝶的詩作深受佛法影響,特別是中後期,他對佛理有更深領悟,對人生百態練達透徹。他的生命和諧,更能紙簡意繁、境隨筆生。

對於佛法,周夢蝶有個妙喻:「聽經像看電影,看電影像是聽經。」早年,台灣很不容易看到藝術電影。台北藝大教授陳玲玲等人籌組周末電影欣賞會,租播映室觀賞名片,周夢蝶是中堅分子。他對《處女之泉》讚不絕口,直說:「真想再看一遍《處女之泉》!」在寫給朋友的書信裡,他經常提及電影。除了電影,他也喜歡京劇、現代舞;甚至為了觀賞瑪莎葛蘭姆的現代舞,犧牲聽華嚴經,展現出他「入世」的一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