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豫茹素 五行概念讓身心更均衡

阮愛惠 |2014.05.03
6465觀看次
字級
齊豫不只吃蔬食調養身心,更重視如何吃得好、吃得均衡。圖╱齊豫提供
齊豫不只吃蔬食調養身心,更重視如何吃得好、吃得均衡。圖╱齊豫提供
美聲天后齊豫熱心公益,經常以好歌聲與大眾結善緣。 圖╱劉星君

文/記者阮愛惠

■「天籟美聲」歌手齊豫,自2003年時開始唱佛歌起,就嘗試茹素。早期她先吃鍋邊素,正式錄音前三個月則吃全素,後來慢慢培養吃全素習慣。齊豫常說:「不是我唱佛歌,而是佛歌讓我唱。如何唱好佛歌?當然先從口戒起,才能戒身和心。」

齊豫自謙對佛經了解不多,於是以吃素作修行的入門。為了唱佛歌,她要先把身體清乾淨了,好讓聲音更「正」。

齊豫吃素是因為宗教,但很多人吃素是為了環保。她說:「我本來也不懂吃素和環保有什麼關係,後來看了一些書才明白,依食物鏈自然法則,人類原本不是肉食而是雜食動物。如果憑靠獵食,以人類的能力,是不可能天天都吃肉的;但因人類的聰明,開始畜養動物,於是就天天都吃得到肉。」

齊豫是東北人,小時候家裡是以大白菜、玉米、土豆(馬鈴薯)和麵食為主食,一年也不過吃幾次肉而已,結果家人也都長得高大健壯。「吃肉其實是為了滿足人類不尋常的需求,而畜牧業造成了空氣汙染、大氣層破洞,是地球暖化的元凶。」她說。

「貓本來也不會吃到牛肉的,但現在有些貓罐頭卻含有牛肉,這些都不符合自然法則,而是人類發展出來的畸型滿足。我自己慢慢去想之後才體會,以前對吃素存有疑問,害怕會營養不良,其實吃肉反而不符合人類的自然。」齊豫說。

吃素符合自然,但如何吃得好、吃得均衡,卻是很大的學問。齊豫認為,現在人類的生活和以前不同,生活中充滿緊張和競爭;以前的人比較沒有壓力,欲求也簡單,只吃五榖雜糧,個個都長得高大健康;但現在生活緊張、消耗大,吃素的人更要有營養均衡的概念。

齊豫的茹素帶有中國「五行」概念。「中國人講究五行,在食物裡,就是五種顏色的食物,黃白紅綠黑,各有代表性的食物。例如木耳、香菇是黑色;蕃茄、甜菜、葡萄、櫻桃就是紅的,對補充血色素有幫助。」她說。

目前齊豫雖也有吃雞蛋和牛奶,但她會注意買「吃素的雞」生的蛋;為了健康,她會補充堅果類。不過她提醒:「豆類不要吃太多;女性不要吃過量的菇類。」

平時在家,齊豫也會下廚自己炊煮。她吃糙米飯,自製花椒油,或用苦茶油。有時她會滷一鍋麵筋、蘿蔔和香菇,再炒個青菜,就是美味的一餐。

吃素真的對身體比較好?齊豫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不只是改變飲食而已,而是她堅持改變過去的習慣,進入有戒律的生活,因為起居正常化了,中氣變足,身體自然變好了。除了茹素,齊豫在中醫師的建議下,也戒除以往西化的飲食方式,以前的她,很愛吃油炸食物,常喝可樂和冰水,所以下巴常冒出痘痘;後來她了解東方人的體質,少吃油炸物,不再喝冰水後,下巴真的不再冒痘子了。她笑說:「以前概念不清,不知道人的身體是一種很細緻的運作機制,你如何待它,它就如何回報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