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太少 20歲女脖子腫如雞蛋

陳玲芳 |2014.04.30
236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名二十歲陳姓女大學生,自行在外租屋,飲食作息不正常,近年來飯後常常感覺脖子不舒服,左頸下方腫如「雞蛋」,就醫確診為「唾液腺結石」。醫師表示,造成唾液腺結石主因,除了個人體質,也與水分攝取不足、壓力大或忽略口腔衛生,及鈣質流失過多有關。

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蘇晉輝表示,患者求診時唾液腺結石約零點六公分、在深層位置,一旦結石大於零點四公分、或長在比較深的位置,就須考慮以傳統手術切除腺體,但因患處神經密布,不但術後會留疤,還可能傷及顏面神經、出現臉歪嘴斜、舌頭麻痺等神經損傷。

蘇晉輝說,馬偕醫院近來引進唾液腺內視鏡微創手術,最大可取出一點三公分結石,手術中同時進行唾液腺管路支架重建術,不但成功恢復患者唾液腺分泌,也免除傳統手術造成的顏面傷疤及神經受損風險,無須擔心開刀後的副作用。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說,頷下線是最容易長結石的腺體,當吃東西時口水分泌,進食後半小時到二個小時之間,腫脹的情況會特別嚴重。唾液腺有腮腺、頷下線、舌下腺等三大腺體,每天產生約一千至一千五百西西的口水,幫助滋潤口腔、吞嚥及消化食物等。

媒體人陳文茜在臉書提及,她曾得過「唾液腺結石感染」,由於誤診拖延兩天,感染從下巴蔓延到淋巴、臉頰,差點變菌血症,幸好及時打抗生素,壓住病情。後來病情緩和,但「下巴仍有一個雞蛋」,一吃東西就腫大,喝流質就縮小成福州丸子。

林鴻清表示,由於唾液腺的管徑僅有二至三公釐,非常細小,當口水中的礦物質沉澱時,極易在唾液管腺中形成結晶物,堵住唾液腺體,「就像石頭卡住水管」。嚴重時可能造成腺體化膿感染、發燒,甚至頸部的蜂窩性組織炎。臨床上,醫師可經由詳細病史,雙手口內觸診,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檢查確診。

醫師提醒,預防唾液腺結石,除了多喝水、注意口腔清潔,也要維持規律作息、正常睡眠,避免燥熱飲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