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校園--校園廚餘活化 種有機火山菜 林汝娟 |2014.04.21 語音朗讀 31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校長胡銘浚引導學生,把菜苗種下後再將土壤壓實,以防澆水時被沖刷掉。 圖/林汝娟在堆高土中放置空竹簍,將每日的廚餘、剩菜和廢水倒入,利用重力下壓、醱酵的原理來養地種菜,就成了火山造型的菜園。圖/林汝娟導師沈佳穎分送小菜苗給學生。圖/林汝娟 【記者林汝娟新北報導】「我們的菜園長得跟別人不一樣,是『火山菜園』噢!」新北市瑞芳區吉慶國小為培養學生廚餘利用的觀念,在校園種植有機蔬菜,不僅與蟲兒分享美味蔬菜,更將收成後的蔬菜義賣,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讓生態教育與公益種子在學生心靈萌芽。 三年忠班的學生在校長胡銘浚及導師沈佳穎帶領下,小心翼翼把一顆顆菜苗種下,再把周圍的土壤壓緊實,讓菜苗順利生長。 「火山菜園」造型來自非洲樸門自然農法,當地人沒有錢買農藥和肥料,在堆高的土中放置空竹簍,將廚餘、剩菜和廢水倒入,利用重力下壓和醱酵的原理養地種菜。 胡銘浚日前邀請自然農法達人陳昌江至校園演講,三年忠班導師沈佳穎突發奇想,可從自己班級的學生開始,用實作認識有機、無毒蔬菜。沈佳穎說,菜園面積不大,收成蔬菜不多,有學生想到陳樹菊阿嬤的故事,經班上決議後,將蔬菜義賣,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藉此讓學生學習分享、付出。 菜園教案 跨3種領域 「你看,這是我們抓的菜蟲,已經變成蛹了,之後會變成紋白蝶喔!」三年忠班的學生回到教室,從抽屜裡拿出得意「寶貝」,嚷嚷「我們的菜很好吃,粉蝶的幼蟲都喜歡吃我們的菜噢!」 長期推動環境教育的吉慶國小,希望讓學生認識環境,產生認同感,進而保護生態。胡銘浚以紋白蝶為例,咸豐草為雜草,卻是紋白蝶成長的食物,當學生認識動植物間的生態關係,自然就會理解護生、保護環境的重要。 胡銘浚強調,環境教育要融入課程,班會決議將蔬菜義賣然後捐贈公益團體,就是社會領域課程的實踐:觀察菜蟲蛻變為紋白蝶則是自然領域的觀察;師生合作設計校園自然地圖也變成美術領域的一堂課。如此可促發學生學習動機,不會侷限於課本知識。 胡銘浚表示,雖然火山菜園有機蔬菜長得不漂亮,但友愛環境的種子,已透過孩子的行動,在心中發芽,這也是吉慶辦理環境教育最大的收穫。 未來三年忠班將成為種子班級,帶領全校一起將校園後門空地,打造成第二個火山菜園,擴大菜園的種植面積,用行動友善環境,推展公益。 前一篇文章 教育拾穗 下一篇文章 彩繪漂流木 自立國小大手牽小手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創意變產業 藍芽幫忙找失物勤耕福田 李虹慧推展三好北區台北道場:依法不依人復育真鰍又抗疫 南華出妙招城鄉共學 20同名國小交流互訪用愛寫校史 龜山國小如期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