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校園--校園廚餘活化 種有機火山菜 林汝娟 |2014.04.21 語音朗讀 32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校長胡銘浚引導學生,把菜苗種下後再將土壤壓實,以防澆水時被沖刷掉。 圖/林汝娟在堆高土中放置空竹簍,將每日的廚餘、剩菜和廢水倒入,利用重力下壓、醱酵的原理來養地種菜,就成了火山造型的菜園。圖/林汝娟導師沈佳穎分送小菜苗給學生。圖/林汝娟 【記者林汝娟新北報導】「我們的菜園長得跟別人不一樣,是『火山菜園』噢!」新北市瑞芳區吉慶國小為培養學生廚餘利用的觀念,在校園種植有機蔬菜,不僅與蟲兒分享美味蔬菜,更將收成後的蔬菜義賣,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讓生態教育與公益種子在學生心靈萌芽。 三年忠班的學生在校長胡銘浚及導師沈佳穎帶領下,小心翼翼把一顆顆菜苗種下,再把周圍的土壤壓緊實,讓菜苗順利生長。 「火山菜園」造型來自非洲樸門自然農法,當地人沒有錢買農藥和肥料,在堆高的土中放置空竹簍,將廚餘、剩菜和廢水倒入,利用重力下壓和醱酵的原理養地種菜。 胡銘浚日前邀請自然農法達人陳昌江至校園演講,三年忠班導師沈佳穎突發奇想,可從自己班級的學生開始,用實作認識有機、無毒蔬菜。沈佳穎說,菜園面積不大,收成蔬菜不多,有學生想到陳樹菊阿嬤的故事,經班上決議後,將蔬菜義賣,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藉此讓學生學習分享、付出。 菜園教案 跨3種領域 「你看,這是我們抓的菜蟲,已經變成蛹了,之後會變成紋白蝶喔!」三年忠班的學生回到教室,從抽屜裡拿出得意「寶貝」,嚷嚷「我們的菜很好吃,粉蝶的幼蟲都喜歡吃我們的菜噢!」 長期推動環境教育的吉慶國小,希望讓學生認識環境,產生認同感,進而保護生態。胡銘浚以紋白蝶為例,咸豐草為雜草,卻是紋白蝶成長的食物,當學生認識動植物間的生態關係,自然就會理解護生、保護環境的重要。 胡銘浚強調,環境教育要融入課程,班會決議將蔬菜義賣然後捐贈公益團體,就是社會領域課程的實踐:觀察菜蟲蛻變為紋白蝶則是自然領域的觀察;師生合作設計校園自然地圖也變成美術領域的一堂課。如此可促發學生學習動機,不會侷限於課本知識。 胡銘浚表示,雖然火山菜園有機蔬菜長得不漂亮,但友愛環境的種子,已透過孩子的行動,在心中發芽,這也是吉慶辦理環境教育最大的收穫。 未來三年忠班將成為種子班級,帶領全校一起將校園後門空地,打造成第二個火山菜園,擴大菜園的種植面積,用行動友善環境,推展公益。 前一篇文章 教育拾穗 下一篇文章 彩繪漂流木 自立國小大手牽小手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3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4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5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6【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7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8【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09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10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創意變產業 藍芽幫忙找失物勤耕福田 李虹慧推展三好北區台北道場:依法不依人復育真鰍又抗疫 南華出妙招城鄉共學 20同名國小交流互訪用愛寫校史 龜山國小如期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