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之法--深呼吸 聆聽內在的聲音

費勇 |2014.04.20
1792觀看次
字級

文/費勇

記得自己第一次去廟裡見到僧人,打動我的是他們的姿態和表情;姿態和表情來源於心,正所謂「相由心生」。我們在《金剛經》第一段和第二段領略了佛陀和須菩提在日常生活裡的風采,看起來很平常,但是蘊涵著一種感染力,這不是簡單的禮儀所能薰陶出來的。當我們讀完整部《金剛經》,就會明白:因著徹底的覺悟才能成就佛陀那樣的風采。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外在的禮儀、規範也能引發心靈的變化,尤其對於我們一般人,有時候是有效的方便法門,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我們的心安靜下來。淨土宗甚至認為即使對佛法完全不了解,只要每天念誦佛號也會功德無量,往生淨土。藏人從小就不斷念六字真言,所以不論在做什麼,他們的神情和動作總是從容、鎮定。

念誦本身是一種靜心的行為。當我們全神貫注於念誦的音節,外在的紛亂世界似乎遠遠離開了我們。

為了生存忙碌,每天匆忙活在各種動作裡,雙手不斷向外抓取。當我們跪在地上或者雙手合十,正好與塵世裡的各種動作相反,是內斂的,是突然之間走上返回的道路。你可以嘗試一下,不管坐著還是站著,不管是在辦公室裡還是大街上,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周圍擠滿了人,把你的手慢慢收回來,慢慢合在一起,安定在自己的心口,把頭微微地低下,向著地面。這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你覺得跪在地上或雙手合十有點過於引人注目,那麼不妨試試另一個方法,那就是當你的情緒波動、感到焦慮時,當你受到各種誘惑時,立即把注意力聚焦在呼吸上,全然地關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好像整個世界都消失了,只有自己的呼吸聲。這唯一的聲音把你帶回到自己的內心,你會聽到內心的聲音。沒有什麼複雜思辨,只要立即安靜回到呼吸,整個向外張揚的狀態就會向內回歸,最終一定能夠聽到你內心的呼喚。

試一試,這個方法很簡單。不論你在做什麼,不論站著、坐著或是躺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當鼻孔慢慢吸氣時,舌尖也慢慢抬起,抵住上顎;稍稍停頓後,用口慢慢呼氣,舌尖也慢慢放下。

呼氣,吸氣,平緩而清晰地,整個自體會慢慢放鬆下來。這是最簡單的呼吸方法,不妨試試看,也許會有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摘自《不焦慮的活法》,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費勇

暨南大學教授,《行走》(mook)主編。一九八六年開始發表學術論文,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面(特別是張愛玲研究和現代詩研究方面)有扎實的成果。一九九○年代開始研讀佛經,先後完成《金剛經修心課:不焦慮的活法》、《不抑鬱的活法:六祖壇經修心課》等經典暢銷修心系列,從一九九六年至今,在大陸、台灣多次再版,影響巨大,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佛法身心靈書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