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下蘋果,福島農民加油!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赤井見到我,樂於秀出小朋友到他果園校外 教學的成果。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文/陳雅琳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核災的輻射塵早已到處飄散到福島的每個角落;身體會釋放輻射的歧視現象,演變成福島人內心無止盡的自卑……一月,天寒地凍的清晨,我來到福島縣伊達市的一處農場,路旁冰雪堆得幾呎高,已經穿了皮靴的我還是不停地打哆嗦,上下排牙齒持續地顫抖觸擊,為了展現禮貌,我抿緊雙唇,準備拜訪這位種出全日本甜度最高的福島蘋果農——五十五歲的赤井久好。
「阿卡伊桑,口尼吉瓦!」再怎麼寒冷,我還是擺出台灣人的熱情,赤井先生也熱情招呼,還好他請我坐在他的暖炕裡,雙腿蓋上棉被,總算驅逐一點寒意了。他馬上拿出一本本的相簿,向我訴說著他這輩子最得意的事,就是他的模範果園與農田,十五年來都是小朋友戶外教學的指定地,照片裡,總是全身穿著藍衣工作服的他不斷講解,還帶小朋友體驗農耕,看起來真的很滿足,但是,這個他人生最滿足的事,卻完全被一場核災毀滅。
這場規模九.○的大地震發生時,赤井先生剛好在蘋果園剪枝,大地的劇烈搖晃讓蘋果樹枝彼此之間打得咯咯作響,連他都得扶住樹幹才得以站穩,好不容易等到不搖了,才驚魂甫定。
原本以為沒事了,但這個擁有將近七萬人口的城市在福島核電廠西北方,其實是核電廠氫爆後風向飄至處,赤井並沒有任何核災資訊,每天還是照常外出,直到媒體報導這個城市已飄灑輻射塵才開始緊張,他說他原本以為核電廠是有「安全神話」的,因為是日本政府這樣教導他們的,但此時此刻,他腦中也立刻浮現車諾比核災的驚悚,意識到自己的農產品一定沒人敢吃了,人生至此才開始去學習什麼叫做「輻射」;他跑到福島中央青果市場去看,發現就連福島當地人都不買福島農產了,開始覺得事態嚴重,他說怎麼樣也沒想到,印象中距離好遠的車諾比事件會在自己身上赤裸裸發生。接下來的日子,他被規定不能再耕作、農產品也不准賣,面臨的是一場抗輻射大作戰!
人生最大的損失
我在果園裡發現,一棵棵的蘋果樹都包上某種特殊的布,看起來爛爛的,赤井告訴我,那是大學教授教他們幫果樹裹上這種可以吸收輻射的布,尤其在樹幹與樹枝轉角處可能沉積的輻射塵最多,更需要包覆;果樹不知清洗幾回了,一切的作為都希望「還有未來」,但小朋友被規定不能戶外教學了,這完全剝奪赤井先生的生命樂趣,實在很無奈!他說當下的農損大概八百萬日幣,但他強調,人生最大的損失,其實是內心的不安,因為他自己身上也測得輻射值的累積,生命其實是飽受威脅的,人的生存權一下子變得如此脆弱!好不容易撐到二○一二年十月輻射值降低後,赤井先生才能開始耕作,但他的蘋果就是賣不出去,已經降到只剩三分之一的價格了,依然乏人問津。記得嗎?赤井先生種出的蘋果可是全日本最甜的,過去都賣給香港金字塔頂端客戶,但現在,什麼都不是,當地的農會為了幫助農民,只好帶他們到泰國去低價促銷。
我看著赤井先生再也歡愉不起來的臉,我跟他說:「赤井先生,你的蘋果還是全日本最甜的啊!我們來錄一段甜度測試的過程,實際讓觀眾了解,那等我講完話,我最後講『一級棒』,你再幫忙接一句『日本第一甜的蘋果』,好嗎?」只見赤井有點不好意思,但半推半就之間,我們開始錄了!「我們現在要來做蘋果的甜度測試,來,我們先切一角,把這個蘋果一角按在檢測表板上,接著把汁擠出來,哇!滋滋作響的,汁真的很多耶!然後看一下指數,哇!這個甜度有十七.五耶,青森蘋果的甜度也不過十四就已經世界馳名了,而我們一般吃的蘋果甜度大概十二,所以福島蘋果的甜度很高耶!一級棒!……」我立刻轉頭看著赤井,希望他趕快接話,錄下最後一句……結果,他……講不出來,NG!唉!沒關係,我很有耐心,再來一次,但因為是一鏡到底,我又得從頭講起,也要再削新的蘋果,結果,講到最後一句,他又講不出來了。
光是這一段錄影,赤井一再一再地NG;我納悶著,不就一句話麼,怎麼他老講不出來?我請攝影先把鏡頭卸下,想說跟赤井再好好磨一下感情,希望能理解他怎麼了,結果他低下頭,輕聲地說:「我來自福島耶,我怎麼好意思講,我的蘋果是最棒的!」?剎那之間,我的心揪住了,我好想給這位歐吉桑一個溫暖的擁抱,但他是男的,日本又很重禮儀,我怕他會嚇到,於是我請翻譯告訴他:「不管你是不是福島人,你的蘋果還是最甜的啊!更何況你的蘋果已經通過輻射檢測是沒問題的,講它甜度一級棒,並沒有錯啊!」這時的我,反而像是在安慰小朋友受傷的心靈一般,循循善誘著,但明明眼前是一位已經當阿公的成年歐吉桑。
我的心在淌血,人不是應該生而平等的嗎?為什麼現在福島人就要這麼卑微?這麼沒自信?這麼受打擊?連自己真的是最好的也不敢講?核災帶來的無形傷害,在此時此刻,分外清晰。
經過不斷地安撫與鼓勵之後,赤井終於帶著微笑錄下最後一句話,但看得出來,他還是不太好意思。
把他的蘋果切開,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蜜,這也是甜度為什麼最高的原因,這是它最獨特之處,也是上蒼賦予福島這塊土地的恩寵,沒想到卻被人為的核電廠給破壞了。赤井再也盼不到小朋友到他的果園戶外教學,但他依然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索性創作「有故事的蘋果」,亦即,他在收成前三個月,把還青綠的蘋果貼上一張卡通或有字的圖案,等到成熟時,那個貼圖的地方顏色自然不一樣,就能呈現出效果了。只見,赤井貼出的圖案包括「麵包超人」、「福」、「加油」等字眼,我決定,挑出那個「加油」的蘋果,對著鏡頭,跟赤井先生一起大口咬下,福島人都很努力,請大家為他們加油!最後,赤井先生留下這麼一句語重心長的話:「為了以後的世代,我反對蓋核電廠,因為核能這種東西,是超過人類所能控制的!」(摘自《希望回來了》,圓神出版)
作者簡介
陳雅琳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是電視新聞圈稀有動物──博士級主播。曾任自由時報記者、TVBS主播、製作人,現任三立新聞台總編輯、資深製作人、資深主播。同時身兼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已任教十餘年,作育無數新聞人才。
因為新聞人的使命感,她在日本東北三一一災後兩年內造訪重災區三次,不僅帶著專訪團隊捕捉了最震撼的災難現場,同時也遇見了最打動人心的催淚故事。於是,她發願要把這些最真實深刻、不容遺忘的體驗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