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滋味》水晶餃之戀

江采樺 |2006.12.26
389觀看次
字級

結婚之後,每次回娘家,只懂得在附近超市或市場,買一些隨手可得的餅干禮盒或臘味伴手禮品回去,從來沒問過爸媽究竟喜歡那些東西。有一次,回去之前先打電話問父親想要些什麼東西,父親很高興的指定:要那家特有情感的水晶餃!

回憶四、五十年代,那家父親口中「感情深厚」的水晶餃店,是故鄉鄰人搬到市區後開的店,父親每次到市區補貨購物,總會特別去光顧,購買幾個水晶餃回家,當作我們「等路」禮物。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幾個小蘿蔔頭,每次都翹首盼望父親騎的老爺機車,噗噗的聲音由遠而近,帶來大家渴望的水晶餃。

每當父親停好機車、卸好貨物,拿出熱騰騰的水晶餃,分給四個小蘿蔔頭每人一個。大家總會捧在手心上,捨不得大口咬下去,一小口、一小口舔著、吃到最後,連手指頭都舔上好幾回,還捨不得去洗手呢!直至今日回想起來,那個溫馨的畫面,還停格在腦海深處,永遠無法忘懷。

幸好舍妹提醒我,最好多買幾盒回去。看到父親高高興興的拿了一盒,親自下廚,不一會兒工夫,端出一盤熱騰騰的水晶餃,叫大家共享。

看看現在圍在餐桌旁的陣容:父、母、兒、媳、女、婿、孫,陣容堅強、兵多將廣,大家吃得不亦樂乎,而且不必局限只吃一個,再對照兒時的情況,吞入肚子裡的,是更多甜蜜的回憶和親情的香料。

從此,每次回娘家,我都會多買幾盒冷凍水晶餃,看著父親高興的珍藏到冰箱冷凍庫,三不五時拿出來,蒸熟透了分給大家吃,那種特有溫馨的口味,是別家吃不到,特別感人的好口味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