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蒲松齡請客

戴永夏 |2014.03.19
1833觀看次
字級

清代著名的大作家蒲松齡,一生勤於耕耘卻志不得伸,靠在家鄉私塾教書為生,生活十分貧困。

當時,一個私塾先生一年的工資只有八兩銀子,而維持一個三、四口人的農家生活,一年至少需要二十兩銀子。也就是說,蒲松齡教私塾的基本工資,還維持不了一家子人的基本生活,其貧窮情況可想而知。

有一次,蒲家來了幾位朋友。蒲松齡想招待朋友吃飯,家裡卻只有六文錢。他的妻子劉氏犯了難,蒲松齡卻說好辦好辦,如此這般:他讓劉氏用兩文錢買韭菜一把,兩文錢買豆腐渣一團,再用兩文錢買冬瓜一個;還從門前的柳樹上掐下一把柳葉,再從雞窩裡掏出兩個鮮雞蛋,就利用這些素材,來烹調特色「蒲氏菜」。

菜做好,劉氏每端上一道菜,蒲松齡都先報出菜名:第一道是清炒韭菜,上面鋪著兩個蛋黃,他說這是「兩個黃鸝鳴翠柳」;第二道是焯好的柳葉撒上細鹽,圍一圈兒蛋白,他說這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第三道是清炒豆腐渣,他說這是「窗含西嶺千秋雪」;第四道是清湯上飄著冬瓜刻的小船,他說這是「門泊東吳萬里船」……

朋友們饒有興味地邊聽邊吃,感到既新鮮,又有趣。在這裡,他們不但吃到從未吃過的「美味」,還受到詩的陶冶,走進美的意境,生發豐富的想像……這是從那些喧囂浮華的酒肉宴席上永遠也無法得到的,怎能不交口稱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