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法國里爾天主教大學交換一年的台灣大學醫學系學生何柏翰(後排中),是國內第一位前往法國醫學大學交換實習的台灣學生。 圖/何柏翰提供
【記者羅智華、林汝娟台北報導】經由教育部「學海飛颺」計畫獎助,前往法國里爾天主教大學交換一年的台灣大學醫學系學生何柏翰,是國內第一位前往法國醫學大學交換實習的台灣學生,因為表現優異,法國方面更進一步與台大簽署院級交換計畫,替兩校學弟妹創造更多機會。
何柏翰昨天在教育部舉辦的成果發表會上,分享出國的見聞和收穫。語言能力良好的何柏翰,不只說得一口流利英語,更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法文、韓文、泰文、希伯來文等外語。談起到法國實習的動機,他表示之前曾多次接待來自法國與魁北克法語區的醫學生,而台灣醫學教育大多承襲美國體系,讓他更想了解其他國家的醫療教育,所以除了利用時間閱讀法語醫學文章並勤練法語外,也決定申請到法國實習。
透過這一年在法國的交換學生經驗,讓何柏翰看到不同的醫療環境與醫療模式。他說,雖然法國也有健保,但光看個病或預約醫療檢查就得花上一、兩個月時間,讓他體會到台灣健保制度的優點。而他在實習期間的優異表現,讓法國方面讚譽有加,更促使台大醫學院與里爾大學醫學院簽署進一步的學生實習交換計畫,為台法兩校擴展更多交流機會。
除了何柏翰,就讀中正大學法律系的莊璦綺也因「學海惜珠」獎助計畫前往日本大阪大學當交換生。談起異國生活的點滴,她說起初日文不精通,只靠著剛學會的五十音就去到日本,除了常得用比手畫腳方式和日本民眾溝通,也因專業詞彙理解較慢,導致第一學期選修的「日本法律概論」課程被老師當掉,她曾沮喪得一度想放棄。幸好在母親鼓勵下,她堅持下去,無形中培養出勇於面對挫折的能力,也讓她下定決心學好日語,還利用暑假進行密集的日語課程。
為一圓學子心中的出國夢,教育部從民國九十六年起開始實施「學海飛颺」、「學海惜珠」及「學海築夢」等計畫,每年選送上千名學生出國,擴展學習視野。教育部表示,今年「學海惜珠計畫」將放寬申請學生校內或班級成績排名的限制,有意報名者可在三月底前提出申請,預定四月進行審查、五月底公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