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殺

星雲大師 |2014.03.01
1756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社會真奇妙,什麼都可以流行,現在連「自殺」都流行起來了。世間上,有的人「求生不得」,為什麼有人想要「求死」呢?其實,自殺也是殺生,所以在經典裡說,自殺、教殺、見殺隨喜、助人殺,都是罪無可逭。茲將自殺後的情況,略說如下:

 一、自殺不一定會死:自殺者被人救活的案例,為數不少。甚至有的人死後入殮埋葬,幾年後撿骨時發現屍骨錯亂,原因是死後又再活過來,在棺木裡經過一番掙扎而死。

 二、自殺不能解除痛苦:自殺以後不但不能解決原有的問題,反而增加殺生罪過,只會更苦。

 三、自殺留給別人痛苦與麻煩:自殺者把自己的問題留給別人,讓家人痛苦、麻煩,自己卻一走了之;自殺者之自私,很難可以獲得諒解。

 四、自殺留下壞名聲:一般正常人,日子可以過,不會想要自殺;自殺者必定人生有了問題,因而用自殺逃避,所以會留下壞名聲。

 五、自殺以後罪加一等:生命不是屬於自己個人,甚至也不是父母生養就是父母的,生命是大自然所共有,所以個人沒有資格自殺,如果動了自殺的念頭,必定罪加一等。

 六、自殺浪費社會成本:一個人,從小父母養你,社會教你,長大後不知回饋報答而自殺,造成社會成本的浪費。

 總之,自殺是愚痴的行為,自殺者不能引起別人的同情,更不能獲得家人的諒解,所以有自殺念頭的人,自殺前應該多想一想。如日本青木原自殺森林入口處的告示牌說:「生命是雙親所給與的珍貴之物,請再想想您的父母、兄弟和孩子。不要獨自一個人苦惱,請試著與我們談談。」

 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當然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有自殺念頭的人,應該找人好好談一談,只要自己多給自己一些機會,生命就會再現生機。希望想要自殺的人,能夠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