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受的教育不高,加上從小家境沒有很好,半工半讀勉強畢業。但這不代表我是個沒成長、沒學問的人。
那天,大女兒來問我一個英文生字,我的發音有些彆扭,結果正在上網的小兒子頭也不回地丟了一句話:「媽媽的英文好爛!」更氣的是,大女兒得不到滿意的答案,隨口也一句:「媽,妳到底有沒有上過學?」
兩個孩子,你一言,我一句,在不經意中,不知多麼刺傷我的心。
老公為了多賺些錢,長年在海外工作;我為了兼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在住家附近的一間餐廳擔任會計,這樣辛苦,才能維持家庭的生活開支。
令人痛心的是,孩子為什麼講話這麼沒大沒小,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會令父母傷心嗎?我當然也想過,是不是老公不在家,他們看我好欺負?還是因為我真的懂得不多,讓他們瞧不起?(滿妹)
A:滿妹,這真的是情何以堪,當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竟然出言不遜,莫怪妳要生氣、妳要難過。
孩子會如此不尊敬妳,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爸爸缺席所造成的後果
的確,爸爸可以平衡教養上的需求,與媽媽分工合作。當孩子看到爸爸對媽媽的尊重或關心,就會有樣學樣,自然也會學習到對媽媽的體諒和理解。
二、過度寵溺E世代孩子導致沒大沒小
可能是少子化的緣故,每個孩子幾乎都是心肝寶貝,殊不知寵溺的結果,就是孩子變得對父母予取予求,不知感恩惜福;連帶地,在親子互動上,也變得沒大沒小,這就是為什麼不少父母和妳一樣,有一種教不下去的挫折感。
三、沒有及時回應和糾正
也就是當我們聽到孩子不當的言詞時,卻沒有立刻告知:「媽媽聽了很傷心。」或是:「媽媽想聽到另一種回答。」
承擔教養責任
滿妹,不論孩子在什麼社會環境,或是什麼世代;也不管老公有沒有在身邊支持妳。我想,我們能快速調整心態的方式,就是找回教養上的責任。
不管妳的教育背景如何,不管妳的出生家世如何,沒有人可以剝奪妳作為一個媽媽的責任。如果妳能認同我這個理念,我們就可以不被孩子的「不懂事」給擊垮。
是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或許是荷爾蒙作祟而衝口而出,或許是從小頂撞成為習慣,而妳不以為意;如今,他們愈說愈重,妳終於需要面對這個問題了。
滿妹,近期內,妳一定要鼓起勇氣,把兩個孩子叫到跟前,大家一起把話說清楚。首先,妳要明白說出心中的難堪、生氣或痛苦,讓孩子聽懂妳的話語,了解妳的感受。
記住!只是陳述事實,不要有任何批評和指責。這時候,他們才會靜下心來反省。
接著,邀請他們做妳「生命的小老師」,誠懇表達妳對自己所知有限的擔心和焦急,讓他們知道媽媽為了照顧他們,一天是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工作和家事上。
生命的小老師
妳可以建議孩子有什麼好的課文和網路佳文,歡迎Pass給妳看,如果有什麼英文單字不好記,也可以約妳一起背誦。
當妳發出這樣的邀請,孩子會把眼睛視線從電視螢幕、電腦遊戲,或滑動手機上轉向妳,一分、兩分、三分……幾分鐘都好,當他們正視妳這個媽媽的存在,感受到妳的喜怒哀懼,他們就會更懂事、更成長,也能體會到陪伴媽媽共同成長的重要性。
滿妹,除了帶引孩子正視媽媽的存在外,也不能放棄自我的繼續成長。以妳的力爭上游,以妳的生命經驗,孩子這一輩子需要妳引導的地方還很多,為了他們,為了自己,繼續進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