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支 鄉鎮級交響樂團 埔里Butterfly締音緣

阮愛惠 |2014.02.25
2668觀看次
字級
 「埔里B u t t e r f l y交響樂團」團照。 圖/新故鄉基金會提供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南投縣埔里,這四十二平方公里的小鎮,竟也能籌組編制四十六人的交響樂團?去年宣告這消息時,許多人都帶著幾分不相信的眼光;而今,這支出自昔日「蝴蝶王國」埔里小鎮的「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不但順利成軍,也舉行許多場表演,為原本藝文氣息濃厚的埔里小鎮,更添悠揚美妙的音符。

小地方要成立大樂團,沒有眾妙「音」緣的聚合,還真無法成事。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在埔里基督教醫院陳建信醫師邀請下,台北「指揮家樂團」的總監與指揮謝東昇與劉妙紋夫婦來到埔里,開設音樂教室,除深耕在地音樂教育,也組織「Butterf y管弦樂團」,讓師生有一個不斷演練及展現的平台。十多年來,開啟了埔里孩童學習管弦樂的風潮,管弦樂團也成為各級學校的重要社團。

從不知量力的心出發

二○一二年九月,紙教堂兒童合唱團團長陳致平帶領學生推出《三隻毛蟲闖天下》兒童音樂劇時,就由「Butterfly管弦樂團」伴奏,幾場演出得到巨大回響,在大家驚豔於「Butterfly管弦樂團」的高水準及成員精銳時,即悄悄地播下成立「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的種子。

培養世界級音樂家

在此之前,埔里的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與許多關心埔里發展前景的朋友們,早就思索要如何透過音樂、藝術深化小鎮的內涵。兒童音樂劇的成功,讓大家有了靈感,決定結合當地音樂師生組成在地交響樂團。

「讓小孩有一個可以回得來的故鄉!」廖嘉展說。九二一地震後,學琴的小孩即將自大學畢業;一群埔里文化工作者,為厚植埔里音樂環境的沃土,讓已進入高中、大學、甚至社會的音樂種子,能找到銜接專業的養成機會;同時也希望吸引優秀的音樂家到埔里授業,甚至定居,「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就此誕生。命名為「Butterfly」,是期許「從不知量力的心出發,詮釋蝴蝶一生的精采!」

在暨南大學校長蘇玉龍號召下,「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去年四月二十九日舉行發起會議,由廖嘉展擔任團長,謝東昇擔任音樂總監,交響樂團成員共四十六人,三分之二是本地音樂老師與學生,其他包括赴外讀書的埔里人、外地音樂人共同組成,是全台第一支鄉鎮級的交響樂團。

「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運作初期毫無經費,初步擬募集兩百萬元做為團員車馬費。去年七月底樂團在牛耳石雕公園初試啼聲,一位鄉親抱著五十萬元慷慨贊助,大家好感動。

廖嘉展說,募款只是初期的作法,展望長期發展,希望交響樂團能成為自給自足單位,以演出收入維持營運。樂團也將扮演公益角色,走進社區安養院、醫院或監獄。廖嘉展期盼:「希望我們打造一個實踐音樂夢想的舞台,讓在地的音樂人有出路,同時讓音樂走入偏鄉,培養地方對藝文欣賞的能力;更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培養出世界級音樂家,讓全世界都會看到埔里,那將是小鎮居民的榮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