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之美報導系列1】從佛光走向大覺

妙普 |2014.02.10
1517觀看次
字級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是全球佛光人的祖庭,也是各地佛子和非佛子嚮往朝禮的佛教聖地。走進大覺寺美不勝收,一時之間不容易全覽,因此「大覺之美報導系列」將陸續介紹:興建緣起、建築、雕刻、佛像、園藝、風景、動物、藝文、活動、餐飲、義工、年節等篇章,讓有緣人不僅感受到大覺寺環境的優美,更能從人文內涵中體會星雲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是全球佛光人的祖庭,也是各地佛子和非佛子嚮往朝禮的佛教聖地。走進大覺寺美不勝收,一時之間不容易全覽,因此「大覺之美報導系列」將陸續介紹:興建緣起、建築、雕刻、佛像、園藝、風景、動物、藝文、活動、餐飲、義工、年節等篇章,讓有緣人不僅感受到大覺寺環境的優美,更能從人文內涵中體會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佛不在天,有人則應;寺不在大,有緣則覺。到宜興大覺寺要看些什麼呢?它是寺院,可又不僅是傳統的寺院。它像風景名勝區,可是又不收門票。它很中國,但又融合全球各地的特色。它很現代化,然而卻又保留佛教的精神。來到雲湖風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阿育王柱,經過巍峨的山門,進入群山環抱、翠竹遍布的「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乾淨整潔的園林造景、寓意深遠的佛教典故、貼心的無障礙設施、氣象萬千的建築規畫、歡喜吉祥的問候招呼,無一不讓來山的遊客、佛子發出驚嘆聲。

 浮躁的心突然安靜了下來,這一刻,人心逐漸貼近佛心。

 宜興大覺寺,由志甯禪師建於南宋咸淳年間(一二六五一二七四~),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幾經時代變遷,戰火毀壞,如今除了擺放在美術館裡三塊字跡已模糊不清的石碑,還真難想像過去曾經有這麼一座寺院存在過。

 一九四七年,一座村野的小寺院,兩個充滿弘法熱情的僧青年,在這裡教書之餘,還發行了《怒濤》月刊,擘畫著佛教未來的藍圖,為新佛教的理想大發獅子吼。只是時不我予,因為戰亂紛爭,性命朝不保夕,人人自危,只得各自找尋出路去了。

 一九四九年春,星雲大師帶著師父志開上人給的二十個袁大頭,孑然一身、飄洋過海到了台灣,冒著九死一生,在不能公開談論佛教的時代和地方,打起佛教的招牌,創建了佛光山,如今在全球有兩百多所分院,已是世界知名的佛教聖地。國際佛光會,則是更深入許多歷來未曾有過佛法弘揚足跡的地方,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得以實現。而當年位於宜興元上鄉的白塔山大覺寺歷經文化大革命,早已不復存在。

 大時代的因緣際會,造就了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的傳奇事蹟,不過,他始終沒忘記這個孕育他法身慧命的祖庭。

 一九八九年,星雲大師返故鄉弘法探親之時,回到宜興祖庭禮祖。眼見片瓦無存,不禁興嘆:「當盡復興祖庭之志。」此意與江蘇省宗教局翁振進局長不謀而合,翁局長建議恢復祖庭,無錫、宜興諸位領導及宜興佛教協會等一致贊成。二○○四年五月十日宜興市政府批文同意,於西渚鎮橫山村王飛嶺岕「雲湖」之濱建立新寺址,占地二千餘畝。

 人間佛教所主張的是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淨化的。因此星雲大師重修祖庭大覺寺,希望所有來寺的人,都能與佛接心,點亮心靈的燈光,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使心靈得到淨化、人格獲得昇華,進而創造祥和安樂的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