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鞭炮噪音與生活態度

 |2014.01.27
2300觀看次
字級

 與神壇廟宇活動相關的鞭炮或噪音,一向是各縣市環保陳情案件中的主力。因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台南、台中及台東等縣市都宣布禁止在夜間燃放鞭炮及使用擴音器,除了台東縣僅限制不得於凌晨一時至五時放鞭炮,幾乎沒有改變任何現狀,而未引起關注成為一項「無感」的政策之外,台南市和台中市從夜間十時之後至清晨六時或八時之間,禁止放鞭炮及限制擴音器音量的規定,就引來很多的議論。

 台南市從去年九月間開始實施這項定,包括普濟殿、三山國王廟及崇德路聯合作醮等大型廟會活動,市府都派出眾多環保稽查人員和警力落實政策。雖然每次活動後市府的網路留言板都有激烈的批判文字,有媒體還用「賴清德被罵翻」為標題,但賴清德市長的滿意度仍居高不下,可見多數的沈默者是支持市府的作法。安南區的興安宮把買鞭炮的預算用來濟貧,不放鞭炮不會驚擾鄰居,又可減少空氣汙染,更可改做善事,一舉數得。

 去年底公告的「台中市禁止從事妨礙安寧行為之時間、地區或場所」,剛好趕上春節前後的放鞭炮「旺季」,雖然也有商家擔心限制放鞭炮會帶衰經濟,但多數的民眾還是較期待安靜平安的生活不被不被破壞。

 很巧的是中國大陸最近也有許多都市宣布對放爆竹、焰火的限制。與台灣不同的是,當地政府的禁令受到民眾一面倒的歡迎。中國各都會區的霧霾太嚴重了,不但要禁放爆竹、焰火,連露天燒烤也要取締。

 其實大陸約在三十年前就已禁放爆竹、焰火,但缺乏爆竹、焰火的民俗活動就是少了一點味兒,加上執行不力,導致禁令如同虛設,很多城市乾脆解禁或改禁為限制時段。在霾害問題日益嚴重下,大陸的民眾也改變舊有的態度,開始認同擴大禁放爆竹、焰火的限制。

 研究報告顯示,燃放爆竹、焰火會使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硫氧化物急遽增加,粒徑小於十微米及小於二點五微米的懸浮微粒的時平均濃度增加達數倍甚至數十倍,不僅傷害人類的呼吸系統,也會傷害其他動物的呼吸系統。

 台灣各縣市的懸浮微粒濃度不像大陸地區嚴重,但也都超過國際慣用的容許標準數倍,我們已沒有增加汙染物濃度的空間。政府也應該採取有效的策略降低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濃度,限制放鞭炮、焰火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目前各縣市政府競相施放焰火的行為更應受到限制。

 除了特有的民俗活動有其文化意義之外,燃放鞭炮其實是勞民傷財的事,放鞭炮是否真能帶來旺氣或除去穢氣,都是人們的想像。而造成空氣汙染、形成噪音、有安全顧慮、引起鄰居的反感則是客觀的事實,且鞭炮、焰火錢都是不小的開銷。很多正信的佛教團體在進行宗教活動時並不燃放鞭炮,其肅穆平和的氣氛也不會干擾鄰居的寧靜,反而可以吸引社區居民的親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