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團體統計,台灣一年約有七百五十場放生活動。近日有宗教團體在高雄旗津舉辦五萬多尾黑鯛魚放生活動,反對者批評「放生等於放死」。但主辦單位出示海洋局核可的公文,反對者也無可奈何。
所謂「放生等於放死」,有幾個原因。首先,放生動物不是天生而是人工豢養的,已無野外求生、覓食能力;即有學者指出,進入自然環境大多不能適應而死亡。且常見放生一事經媒體報導,即吸引釣客前往垂釣,反而違背放生目的。
黑鯛雖為台灣西南沿海魚種,但黑鯛有養殖、海生及外來種,放生的可能是外來種,會破壞原有生態。司法機關因放生團體打著「信仰」、「慈悲」旗號而核准,卻未深思其所造成的結果。
這次放生的大宗是黑鯛,容易繁殖,是由魚塭飼養,與天然海生的黑鯛不同。如果和野生魚類雜交,將破壞生態,造成生態浩劫。
公民團體說,政府應立法管制放生活動,漁業署等相關單位應先評估放生外來物種,會不會威脅原生物種,破壞生態平衡,不可放任不管。學者也聲援,放生活動是虐待動物,讓動物「聆聽佛法」雖出於善意,卻不人道,違反《動物保護法》精神。宗教勸人為善,卻無意間虐殺動物,令人難以認同。
主導放生的法師在會場多次表示,放生是人類生命價值,不會有人反對救命,批評的人不了解。有人要救命,大家應該高興,他肯定公民團體義行,參與放生法會的人都能同享功德。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林務局表示,確認放生活動適合增殖放流物種,無藥物殘留,可放流台灣地區沿岸海域,並不違法。
但合法不等於沒問題。據屏東科大調查高屏地區綠鬣蜥,發現不但增加,且有群聚現象,每公頃最多有十隻。綠鬣蜥會挖洞造窩、產卵,會跑進機場,在機場跑道邊挖洞,影響飛機起降,甚至被吸入飛機渦輪,造成飛安事故。
綠鬣蜥沒有天敵,牠們體積龐大,蛇、鷹多不會吃牠們,流浪狗都怕牠們;台灣被棄養的綠鬣蜥又多在野外,無人打擾下,更可建立族群;如果不及早因應,當繁殖過速,必造成損害,將難以收拾。
近日美國陸軍應歐巴馬要求,預計耗資一百八十億美元,用二十五年建堤攔住五大湖的亞洲鯉魚。亞洲鯉魚體型巨大,不僅繁殖迅速,幾乎沒有天敵,給湖中其他生物種群帶來滅種之災。亞洲鯉魚也是華裔信徒放生的。
由於放生涉及宗教文化,林務局稱將與宗教團體溝通,希望將放生轉為從事收容、救傷動物。畢竟台灣地狹人稠,野放的動物無枝可棲,何處安身。參與放生者請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