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盛行的一個灰姑娘故事,一位四十歲時罹患乳癌的資深美女,剛罹癌時終日以淚洗面,無法抑制悲傷,當她把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化為網路上文字,得到了許多網友與病友的鼓勵與支持,在彼此最脆弱的時候互相扶持,超過一百萬人次閱讀她的日記,三萬人次留言支持她,終於走出陰影,戰勝病魔。
她的故事集結成書,由皇冠文化集團出版,並且拍成了電視劇「網路情書」,在上星期五首播,而且在明天舉行頒獎典禮的「金鐘獎」,入圍了包括最佳迷你劇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項大獎。此外,也改編成電影,入圍了第六屆南方影展。
這是一向為人詬病的網路交友,第一次出書、拍成電視與電影,而且受到入圍的肯定,可預見網路交友已成一個現代社會無法迴避的問題。
很多的人,尤其是父母對網路都有莫名的恐懼,認為那是心靈的陷阱、外遇的溫床,因此禁止小孩在網路交友,禁止小孩與網友見面,禁止小孩參加網聚,這些都是正常與正確的,虛擬的網路確實存在太多不可測的危險。
但是另一方面,網路交友的趨勢已無可遏止,透過ICQ、MSN、聊天室、BBS、E-mail,以及各式各樣的交友網站,網路交友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流連在奇摩、MSN、SKYPE的人,愈來愈多,從小到老都有。
尤其是現代人,因為疏離而感到孤獨、因為物欲而感到空虛、因為渴望而感到寂寞、因為缺愛而感到痛楚,於是人們上到網路,用文字取暖,讓彼此不再孤獨、不再空虛、不再寂寞、不再痛楚。所以網路交友已是不可擋的潮流,如果用google搜尋「網路交友」,共出現一百三十萬筆網站資料,所以我們不能再迴避這個二十一世紀最新興的課題,而應該面對它、解決它。
在「網路情書」第二百三十五頁中,作者盈盈寫著:「很多人談起網路,總有負面的印象;尤其是網路交友,被視為罪惡的淵藪,於是道貌岸然的人避之唯恐不及,衛道人士更大加撻伐。我是被網路所救贖,網友是我的天使,真情是我的信仰。在網路上我遇到天使,找到真情,請相信我,這裡絕不是只有魔鬼。」
網路確實如流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人們可在網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甚至可任意的宣洩自己的痛楚,且得到來自陌生人真誠而熱情的關懷,透過文字進行交流,甚至救贖。
但是網路上騙子也多,所以大家都應該養成習慣,對於個人資料的登錄要十分小心謹慎。要避免單獨的邀約,避免剛認識的邀約,甚至盡量避免邀約。尤其是要懂得保謢自己,保持適度的警覺心。
更重要的是不要過度沉迷,盈盈在前天皇冠文化集團的簽書會中說,得了癌症,生理上交給醫生,心理上重要的窗口,一是家庭的溫暖,二是宗教的力量;最後才是網路的關懷,可見家人與宗教才是最重要的泉源,不是網路可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