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廚偶記-- 大同電鍋

宇文正 |2014.01.13
1786觀看次
字級

 我很早就會用電鍋。有時媽媽趕不及回來,會要我先洗米煮飯,這是我唯一會做的家事。媽媽的教法似乎不大科學,她不是要我放幾杯水,而是把手掌放在米上,讓水淹到手背某處,煮出來居然恰到好處!有時媽洗好了米,出去一下,要我時間到了按電鍋,結果我玩瘋了,當然要挨罵……我與大同電鍋,真是從小就有一番愛恨情仇!

 一定是「大同電鍋」嗎?一定是耶!出國念書時,便謹遵前輩叮囑,大行李箱帶了一口大同電鍋(後來發現華人超市也買得到)。大家都說,到每個留學生住處,只要數數廚房裡放幾個大同電鍋,就知道住幾口台灣學生了。除了煮飯,我們必然先學會利用電鍋滷肉、蒸蛋、煮香菇雞──這是留學套餐基本款。功課一忙,沒有閒情守在爐子前煎煮炒炸,使用電鍋做菜最省時安全。做便當的心情,與我的留學生活實在太相似,不由得頻頻回顧。下班後回來執鍋鏟,又累又趕,也像留學生活。短短時間要弄出二三道菜,其中一道,讓大同電鍋來分憂,感覺輕鬆一些,而且這樣的菜,本身當然耐「蒸」。從營養的角度看,蒸物較不破壞營養,不油膩,不上火,電鍋發明者真是聰明。有一道較費工的「佛手白菜」,先拌好餡料;大白菜一葉葉剝下來,去掉葉邊,放入沸水中煮軟,然後在每條葉梗上直劃四五道切痕,包入餡料,對折捲起,排放盤上,似菊花,也似拳頭,再淋點高湯進電鍋蒸。這一道宴客時很能唬人,放進便當,馬上升級。當然不是天天有這種閒工夫,電鍋往往是用來應急的,經常蒸蛋不提,連蔬菜也能偏勞電鍋。比如蔥油茭白筍:茭白筍、紅蘿蔔、黑木耳切絲,恰好有金針菇、秋葵也可放,調點蠔油、醬油、糖、白胡椒、油蔥,進電鍋大半杯水蒸,這比快炒清爽可口。

 「蒸」的閩南語,讀作「炊」,我真喜歡這個「炊」字,有炊煙處即有人家,這字眼飽含家的溫暖。杜甫有朋自遠方來,「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飲酒述說別後種種,因為「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啊!蘇軾也有朋友來,不似杜甫那樣感傷,他飛快地打掃煮飯,說:「城西忽報故人來,急掃風軒炊麥飯。」我平日煮飯,白米之外會加些五穀米或燕麥,也有「炊麥飯」的歡喜。

 小時候,凡爐子上架起了一層層的蒸籠,母親「炊」著什麼,那必是要過年了,廚房裡祥霧掩擁寶塔般的蒸籠,迷濛氤氳著糯米的香氣,回想起來,那已是富足豐美「炊金饌玉」的童年啊!如今蒸籠在我手裡「失傳」了,但我希望小孩將來回想起帶便當的時光,能夠記得廚房裡那一只紅色的大同電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