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伯母少女時在城鎮學習裁縫,到了二十歲,她的父親認為嫁給城市人沒有家產,而把她許給田地多的人家,想女兒嫁過去以後就可享福了。沒想到,到了婆家,農事家事做不完,整日像牛一樣勞碌辛苦。
那個年代在鄉間很明顯地重男輕女,尤其是我阿媽,簡直把媳婦當成傳宗接代的機器。她很自豪自己生了十二個兒子,所以對生不出兒子的媳婦,總是用尖酸刻薄的言語對待。
而二伯母連生了兩個女兒,可想而知,不會有好日子過。第三個總算盼到男孩了,總以為從此可以抬頭挺胸過日子了。不料,堂哥剛去當兵沒多久,軍中便派人來通知,他發生意外去世了。隔日就發現二伯母眼神空洞,神情恍惚,從早到晚坐在三合院公媽廳的門口等堂哥回家,這一等就是十幾個年頭。我常想,二伯母的失神是否也是另類的心靈解脫,不用再為阿媽時時刻刻不堪的言語傷心落淚。
有一天,有位師父化緣經過家門口,看到二伯母神情呆滯的模樣,對她說:「人生就像喝苦茶,不吞下去,苦一輩子,吞下去,苦一陣子。」二伯母似乎聽懂了,於是跟隨師父到廟裡,從此在寺廟裡吃齋念佛,做些打掃清潔的工作。
每隔一陣子,我就跟著堂姐瞞著阿媽,偷偷帶些生活必需品到廟裡給二伯母。雖然她還是不言不語,但灰暗的眼神似乎看到了一絲光采,可見她的心境逐漸在改變。
過了幾年,師父發現她有一手的好車工,先請她修補椅套,後來寺廟裡的窗簾、桌套、椅套、袈裟都是二伯母剪裁縫製的。有一次,我看二伯母一邊車縫,嘴唇似乎一邊也在動,我隨口問:「二姆,妳在念啥?」並沒有期待她會回應。不料,竟聽到她回說:「我在念《心經》。」堂姐頓時淚眼潰堤問道:「阿母妳回神了嗎?」二伯母回說:「佛祖教人要想通,路就會走得通,一生不可茫茫渺渺,否則佛祖不要收。」
師父們都說不曾聽見二伯母口出怨言,或是自憐自艾,反而常常勸香客們,人生都會有不如意、不圓滿、有點遺憾的時候,要知足知福,誠心禮佛,佛祖就會保佑,還要大家學會笑看人生。
今年年初,伯母享年九十歲,無病無災,面容安詳,睡夢中仙逝。感恩我佛慈悲,讓她下半輩子寧靜平穩地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