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男用公廁故障半年都沒修好,經媒體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立即打電話給文化部長龍應台,要求立即處理。龍部長表示,廁所會於一周內修復,並立即懲處相關人員。江揆此舉引起見仁見智的反應。
有人認為,堂堂閣揆放著國家大事不做,竟然還要管廁所這種小事,實在是管太多。也有人引陋室銘的「一室之不治,何以治天下」,舉證事無大小都應做好;閣揆重視輿情立即改善,管得好。
修廁所實在是小事,竟要日理萬機的閣揆動怒,親自打電話催辦。公務員這樣漫不經心的態度,嚴重影響行政效率。國父紀念館是各國觀光客必遊的重點觀光區,竟然一個廁所壞了半年都未修,實在愧對國父,也有損國家顏面。
行政院長江宜樺擔任過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深知計畫、執行、考核是行政必要的步驟,而政府施政不佳,實在與「計畫、執行、考核」管控不佳密切相關。政府官員寫報告能力一流,所有的施政計畫和報告都是洋洋灑灑厚厚一本,講得頭頭是道,經濟成長率訂得高高的,失業率走得低低的,物價上漲率也控制得很理想,人民福利周到完善,弱勢權益都照顧得無微不至。
但實際運作起來完全不是那回事,經濟成長率按月下修,建設計畫一改再改,工程一延再延,預算一加再加,民怨不斷升高。但是許多官員卻不把無法按計畫達成目標當一回事,公務人員考績依然,薪俸、年終獎金也沒減少;甚至被立法院刪了年終獎金,「爺們」也沒當一回事。公務員漫不經心、對事輕忽的態度確實令人痛心。
馬總統年年都高喊拚經濟,他第一任期的六三三競選承諾已被視為笑話,可是官員卻無計可施也無動於衷。政府機器的螺絲鬆了,零件掉了一地,整個計畫、執行、考核完全亂了套,致使施政滿意度跌至谷底。長久以來,政府效率不彰一直是台灣競爭力的絆腳石。儘管台灣企業富於效率和彈性,但一碰到公家部門便會觸礁。
行政院長的確不該管廁所有沒有修理這一類的小事,但是行政院長不能不管公務員的工作服務態度。政府行政管理鬆散是眾人所見,江院長藉廁所案立威,明白地告訴全國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不能好官我自為之,職責本分該做的事不做好,沒按計畫執行,成果未達標就該被批評、檢討和懲處。
行政院應該率先為行政機器栓緊螺絲,上緊發條。江院長不止要為廁所沒人管而發火,更應鞭策各部會和所屬,做好工作,講求效率。各部會首長也要監督所屬和地方政府。不要以為小事而輕忽怠惰。如政府首長能多看、多動腦、多要求、多管小事,政府就能動起來,在國內和國際競爭日益險峻的環境中,才能讓台灣繼續快速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