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的畫廊參觀,發現一位往昔熟識的藝術家,作品已經飆漲到數十倍的價格,忍不住感嘆:「早知道當年還那麼便宜的時候就趕快買下來了!」
「小姐,天下沒有早知道這回事好嗎?」朋友笑著打趣我,一邊也自己感慨:「別說妳了,我自己還不是一樣?那時候如果多留些某某人的作品,我也早發了!」
「那你店裡這些作品是誰的?」我好奇地詢問,他才透露:「全是從客戶那裡借展來的。」原來,當年他在藝術家還未成名時,經手許多他的作品。但在藝術家成名時,他已不是他的經紀人,如今只好向原來的客戶把作品借來展覽。
「做你們這一行的,應該常會碰到這類後悔的事吧?」我問朋友。他皺著眉回答:「那當然,一定會遇到的。不過有些是因為沒有先見之明,有些卻是因為機運不好,沒辦法。」
「像妳喜歡的這位雕塑家,當年我做他經紀時,也知道他的作品很好,非常有前途,可是我的資金不夠多,無法囤貨,所以一有人想買就賣了,根本沒留幾件。」他告訴我。
「這麼說來,你是機運不好,不是沒眼光囉?」我開他玩笑。他也笑著表示:「也可以這麼說啦。不過做我們這一行的,除非你資金很多,可以一邊做生意一邊自己收藏,否則都是為他人做嫁裳,自己很難留下許多作品的。」
說完他又笑我:「倒是妳,當初要妳收一件他的雕塑,妳嫌貴不買,現在才後悔?」我也告訴他真心話:「是啊,真後悔。」但是想想,我又告訴他:「不過就算我當初收了他的東西,我也純粹是因為喜歡才收,不是為了賺錢。因此儘管東西漲了幾十倍,我還是不太可能會把它賣掉的。」
「是啊,這就是妳的盲點。真正的做法應該是兼顧興趣與投資;所以我常常告訴那些想做藝術品投資的客人,不要只看作品在市場上值不值錢,還應該要看你自己喜不喜歡。你喜歡它,把它擺在你客廳裡,每天看著都開心。但如果你根本沒興趣,放在那裡只會讓你不舒服,何必呢?」朋友笑嘻嘻地說道。
朋友的話讓我點頭認同,但我還是告訴他:「沒關係,我雖然沒有先見之明,但我相信一切自有安排,不會長久活在後悔中的!」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