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平等院、延曆寺、醍醐寺

梁國興 |2013.12.04
2268觀看次
字級
 平等院平等院,是日本早期木構建築,也是當時日本佛教徒對西方極樂世界嚮往而在人間的具體實現。
 該院興建於西元一○五二年,由平安時代權傾一時的藤原將其父親的別院改建而成。依佛教淨土之意境,在「阿字池」之西建造阿彌陀堂。
阿彌陀堂初期因供奉阿彌陀佛坐像與五十一尊「雲中供養菩薩像」而得名(圖,)
阿彌陀堂初期因供奉阿彌陀佛坐像與五十一尊「雲中供養菩薩像」而得名(圖,)
因「阿彌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飛的禽鳥,在中堂脊沿更有兩隻尊貴象徵的金銅鳳凰像(圖),遂在江戶時期,更名為「鳳凰堂」。 平等院的「梵鐘」(圖)是國寶級文物,造形優美,為日本三銘鐘之一。掛吊在鐘樓的是複制品,真品珍藏在平等院博物館內。
平等院的「梵鐘」(圖)是國寶級文物,造形優美,為日本三銘鐘之一。掛吊在鐘樓的是複制品,真品珍藏在平等院博物館內。
延曆寺(圖)是日本天台宗的大本山,八○六年創建。全盛時期,擁有三千多家附屬寺廟以及軍力強大的僧兵。現存寺院是十四世紀至十七世紀的建築,曾有多位宗派祖師駐場。
延曆寺的根本中堂就是比叡山的中心點
據說在根本中堂點燃供奉的一盞燈,歷今一千二百年從未熄滅過,被稱之為「不滅的法燈」。
醍醐寺 醍醐寺是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本尊供奉藥師如來。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尤其是春天賞櫻花,秋天品楓葉。醍醐寺山門右手的三寶院有規模宏大的庭園
五重塔(圖)建於九五一年,高三八‧二公尺,是京都最古老的木質建築,經歷了數百次地震的晃動,因其設計結構具有強大抗震功能,仍然完好無損。

平等院
平等院,是日本早期木構建築,也是當時日本佛教徒對西方極樂世界嚮往而在人間的具體實現(圖1)。

 該院興建於西元一○五二年,由平安時代權傾一時的藤原將其父親的別院改建而成。依佛教淨土之意境,在「阿字池」之西建造阿彌陀堂(圖2)。

 阿彌陀堂初期因供奉阿彌陀佛坐像與五十一尊「雲中供養菩薩像」而得名(圖3,4),後因「阿彌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飛的禽鳥,在中堂脊沿更有兩隻尊貴象徵的金銅鳳凰像(圖5),遂在江戶時期,更名為「鳳凰堂」。

 平等院的「梵鐘」(圖6)是國寶級文物,造形優美,為日本三銘鐘之一。掛吊在鐘樓的是複制品,真品珍藏在平等院博物館內。

延曆寺
延曆寺(圖7)是日本天台宗的大本山,八○六年創建。全盛時期,擁有三千多家附屬寺廟以及軍力強大的僧兵。現存寺院是十四世紀至十七世紀的建築,曾有多位宗派祖師駐場。

 延曆寺的根本中堂就是比叡山的中心點(圖8)。據說在根本中堂點燃供奉的一盞燈,歷今一千二百年從未熄滅過,被稱之為「不滅的法燈」(圖9)。

醍醐寺
醍醐寺是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本尊供奉藥師如來。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尤其是春天賞櫻花,秋天品楓葉。醍醐寺山門右手的三寶院有規模宏大的庭園(圖10)。

 五重塔(圖11)建於九五一年,高三八‧二公尺,是京都最古老的木質建築,經歷了數百次地震的晃動,因其設計結構具有強大抗震功能,仍然完好無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