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蒙古額爾德尼召寺 梁國興 |2016.10.19 語音朗讀 21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六四九年,法王赴西藏學法。次年,法王在四世班禪喇嘛門下受戒,並會見了格魯巴派領袖第五世達賴喇嘛,改宗為格魯巴派後,達賴承認他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圖/梁國興 目前寺內僅存主要建築有拉布蘭殿、三座大佛殿、落成於五六七五年達賴喇嘛殿、建於一七九九年的金塔和墓塔等。圖/梁國興 成吉思汗大帝 圖/梁國興 建於一七九九年的金塔 圖/梁國興 拉布蘭殿 圖/梁國興 三座大佛殿建造在磚台上,一字排開,平面都是長方形,進深為四間,面闊五間,屋頂是重簷歇山式,覆蓋著黃色、綠色、紫色的琉璃瓦;三座殿裡分別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塑像。這一座大殿是中間的一座。 圖/梁國興 達賴喇嘛殿 圖/梁國興 僅剩下一個小廟宇是始建於西元十三世紀,那棟小廟在歷史的歲月中存活下來,見證著哈拉和林這座古城歷史興衰。 圖/梁國興 文與圖/梁國興 額爾德尼召寺是位於蒙古前杭愛省哈拉和林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巴派寺院。 一二二○年,成吉思汗大帝定哈拉和林為蒙古汗國的首都,建了一座長寬各四公里的都城,成為統治整個歐亞大陸的中心。這個都城在此維持了一百三十六年後,於一三六八年遭大火焚毀。 一五八六年,成吉思汗第二十九代子孫阿巴岱汗,在這個哈拉和林的蒙古帝國古都遺址上興建蒙古第一座藏傳黃教寺院「額爾德尼召寺」,興建額爾德尼召寺的建築材料是哈拉和林城遺址餘留下來的。他皈依藏傳佛教後,曾親自前往朝見三世達賴喇嘛,從此格魯巴派在蒙古國流行起來。寺廟融合了蒙、藏與中國建築風格,以磚石和雕刻品為建材,沒有使用任何釘子,寺院周圍建有一百零八座白色佛塔,蔚為壯觀。 一六三四年,來自西藏的多羅那他活佛圓寂。次年,誕生於喀爾喀部的阿巴岱汗孫子劄那巴劄爾,被宣布為其轉世,並尊稱為羅桑丹貝堅贊法王。 一六四九年,法王赴西藏學法。次年,法王在四世班禪喇嘛門下受戒,並會見了格魯巴派領袖第五世達賴喇嘛,改宗為格魯巴派後,達賴承認他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一六五七年回蒙古後,法王駐錫在額爾德尼召寺,逐漸成為蒙古各部的政教領袖。 十七世紀八○年代寺院被毀,後經歷兩次重建。在鼎盛時期,據說共有大約百間殿堂林立於此,還有幾百座蒙古包座落於寺的周圍,一萬多名喇嘛在此修行,聲勢浩大,使這裡成為蒙古的信仰中心。 一九三八年期間,受蘇聯共產政策的影響,額爾德尼召寺再次遭受毀滅性的破壞,全寺大部分建築慘遭炸毀,剩餘的幾個殿堂也被封閉;寺中的喇嘛則被屠殺、流放勞改或被迫還俗,部分逃到內蒙古。這場政治浩劫幾乎把蒙古的文化遺產掃蕩一空。 幸好,一些喇嘛及牧民不顧生命安危,收藏寺中珍貴的佛像畫、雕塑與經書,於洞穴或窮鄉僻壤。一九六五年,這裡被改作博物館,才使這些珍品重見天日;民主化後,佛寺才恢復展開宗教活動。 目前寺內僅存主要建築有拉布蘭殿、三座大佛殿、落成於五六七五年達賴喇嘛殿、建於一七九九年的金塔和墓塔等。 拉布蘭殿是一座藏式建築,是蒙古極少的純藏式建築。高大宏偉,建於一七八○年,平面是凸字形,中央主樓三層高,兩側的翼樓各為兩層。 三座大佛殿建造在磚台上,一字排開,平面都是長方形,進深為四間,面闊五間,屋頂是重簷歇山式,覆蓋著黃色、綠色、紫色的琉璃瓦;三座殿裡分別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塑像。這一座大殿是中間的一座。 達賴喇嘛殿的建築,皆有漢、蒙的風格與色彩。 僅剩下一個小廟宇是始建於西元十三世紀,那棟小廟在歷史的歲月中存活下來,見證著哈拉和林這座古城歷史興衰。 前一篇文章 【春秋雜談】 禁補令前世今生 下一篇文章 【禪門語彙】髑髏遍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永珍佛教古蹟(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雲岡石窟【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甘肅敦煌莫高窟‧建築彩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