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雲岡石窟 梁國興 |2014.11.19 語音朗讀 29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二十窟大佛是雲岡石窟中最輝煌之作。此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風雨中一千多年。他是釋迦牟尼佛(圖),為該雲岡石窟的主佛。高十四公尺,造像雄渾,氣魄宏偉,高肉髻,鼻翼高聳,有八字髭,袒右肩式袈裟,結跏趺坐。圖/梁國興 第二十窟大佛是雲岡石窟中最輝煌之作。此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風雨中一千多年。他是釋迦牟尼佛(圖),為該雲岡石窟的主佛。高十四公尺,造像雄渾,氣魄宏偉,高肉髻,鼻翼高聳,有八字髭,袒右肩式袈裟,結跏趺坐。圖/梁國興 第二十窟大佛是雲岡石窟中最輝煌之作。此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風雨中一千多年。他是釋迦牟尼佛(圖),為該雲岡石窟的主佛。高十四公尺,造像雄渾,氣魄宏偉,高肉髻,鼻翼高聳,有八字髭,袒右肩式袈裟,結跏趺坐。圖/梁國興 而圖釋迦牟尼像,取自第五窟釋迦牟尼坐佛像的局部。石雕,佛高一百五十公分。佛像長眉細目和高鼻。嘴角上翹而笑容微露,頭略低,頷首視下而身體前傾,蘊含智慧和慈悲。圖/梁國興 圖的供養菩薩,取自第十三窟東壁;而菩薩取自第十八窟東壁;脅侍菩薩源自第十一窟上龕。圖/梁國興 供養菩薩,取自第十三窟東壁;而圖的菩薩取自第十八窟東壁;脅侍菩薩源自第十一窟上龕。圖/梁國興 供養菩薩,取自第十三窟東壁;而菩薩取自第十八窟東壁;脅侍菩薩(圖)源自第十一窟上龕。圖/梁國興 文/梁國興 雲岡石窟是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千公尺,現存主要洞窟四十五個,大小窟龕二百五十二個,石雕造像有五萬一千餘軀,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併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這處宏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代表了西元五至六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 北魏和平年間(西元四六○年至四六五年)曇曜法師在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十六窟至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 在雲岡石窟開鑿的初期,其風格帶有濃厚犍陀羅和笈多王朝的色彩。佛像的姿勢也明顯反映了外國的風格,包括臉形較為豐腴、肉髻較高,以及眼廓較深、鼻子較高。 第二十窟大佛是雲岡石窟中最輝煌之作。此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風雨中一千多年。他是釋迦牟尼佛(圖❶、❷、❸),為該雲岡石窟的主佛。高十四公尺,造像雄渾,氣魄宏偉,高肉髻,鼻翼高聳,有八字髭,袒右肩式袈裟,結跏趺坐。兩側各一立侍菩薩、一立佛,其西脅侍立佛與菩薩像已崩毀。窟前最初也有窟頂與前壁,早已崩塌。 而圖❹釋迦牟尼像,取自第五窟釋迦牟尼坐佛像的局部。石雕,佛高一百五十公分。佛像長眉細目和高鼻。嘴角上翹而笑容微露,頭略低,頷首視下而身體前傾,蘊含智慧和慈悲。 圖❺的供養菩薩,取自第十三窟東壁;而圖❻的菩薩取自第十八窟東壁;脅侍菩薩(圖❼)源自第十一窟上龕。 前一篇文章 【心適人間】 坐看雲起時 下一篇文章 【人生悟理】 思想力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蒙古額爾德尼召寺【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永珍佛教古蹟(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甘肅敦煌莫高窟‧建築彩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