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永珍佛教古蹟(下) 梁國興 |2016.10.05 語音朗讀 19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黑塔(圖1),又稱丹塔,是一座全身黑色的佛塔,是永珍市最舊的古蹟。黑塔建於十四世紀,傳說黑塔下有個洞口,洞裡隱藏一條七個頭的大龍,在一八二八年戰爭時保護了永珍市的人民免遭迫害,因此寮國人把這條大龍視為保護神。初建成時,黑塔全身都覆滿了金箔,後來被暹羅入侵者盜走。圖/梁國興 西滿寺(圖2),建於一五六三年,建在古吉茂興都廟遺址。佛寺後面還存有一些興都教遺留下的建築物,大殿前半部空間不大,後半部放滿佛像。傳說為了取悅於天神,建築寺廟時曾經用懷孕的婦女供奉天神。圖/梁國興 翁圖寺(圖3),又稱「大佛寺」,供奉的佛像是永珍最大的佛像,約十噸重,十六世紀時悉達提拉一世興建;經過戰爭的洗禮,和許多波折後才有現在的面貌呈現。 圖/梁國興 印蓬寺(圖4),是永珍一間具有文化與藝術高水準的歷史性地標。傳說天神曾經化身為一位智者來協助建寺工程,後來又化身為一位老僧來協助佛像的塑造;從此,寺廟又被稱為「化身寺」,這裡是研究寮國文化藝術最佳地方之一。 圖/梁國興 斯可達逢塔(圖5)二十九公尺高,是寮國被認為神聖的地方之一,在六世紀時由斯可達逢國所建,供奉佛陀的舍利。曾被高棉王朝改建成興都教模式的塔,瀾滄王國菩提薩臘和悉達提拉兩位國王重修該塔,成為現在的面貌。 圖/梁國興 因漢塔(圖6),塔九公尺高,塔身有精緻的雕刻與裝飾。據說塔裡供奉佛陀的脊椎骨舍利,十六世紀建,被寮國人與居住北部的泰國人尊為聖地。 圖/梁國興 圖/梁國興 禪塔布裡寺(圖8),建於十六世紀,一九二八年因泰國侵略而被破壞。大殿前石級左右兩邊有三頭龍蛇護衛,屋頂兩邊以龍蛇狀圖案為頂尖裝飾;尖頂屋兩端的山形牆有紅色背景,用金塗在刻有佛轉法輪與涅槃的木雕;兩根以蓮花為柱頭大石撐著門廊屋頂,大門與兩個小門有精緻的傳統寮國木雕;大殿裡十六世紀佛陀銅雕像,被視為寮國佛像藝術代表作之一。 圖/梁國興 文與圖/梁國興 黑塔(圖❶),又稱丹塔,是一座全身黑色的佛塔,是永珍市最舊的古蹟。黑塔建於十四世紀,傳說黑塔下有個洞口,洞裡隱藏一條七個頭的大龍,在一八二八年戰爭時保護了永珍市的人民免遭迫害,因此寮國人把這條大龍視為保護神。初建成時,黑塔全身都覆滿了金箔,後來被暹羅入侵者盜走。 西滿寺(圖❷),建於一五六三年,建在古吉茂興都廟遺址。佛寺後面還存有一些興都教遺留下的建築物,大殿前半部空間不大,後半部放滿佛像。傳說為了取悅於天神,建築寺廟時曾經用懷孕的婦女供奉天神。 翁圖寺,又稱「大佛寺」,供奉的佛像是永珍最大的佛像,約十噸重(圖❸),十六世紀時悉達提拉一世興建;經過戰爭的洗禮,和許多波折後才有現在的面貌呈現。 印蓬寺(圖❹),是永珍一間具有文化與藝術高水準的歷史性地標。傳說天神曾經化身為一位智者來協助建寺工程,後來又化身為一位老僧來協助佛像的塑造;從此,寺廟又被稱為「化身寺」,這裡是研究寮國文化藝術最佳地方之一。 斯可達逢塔(圖❺)二十九公尺高,是寮國被認為神聖的地方之一,在六世紀時由斯可達逢國所建,供奉佛陀的舍利。曾被高棉王朝改建成興都教模式的塔,瀾滄王國菩提薩臘和悉達提拉兩位國王重修該塔,成為現在的面貌。 因漢塔(圖❻),塔九公尺高,塔身有精緻的雕刻與裝飾。據說塔裡供奉佛陀的脊椎骨舍利,十六世紀建,被寮國人與居住北部的泰國人尊為聖地(圖❼)。 禪塔布裡寺(圖❽),建於十六世紀,一九二八年因泰國侵略而被破壞。大殿前石級左右兩邊有三頭龍蛇護衛,屋頂兩邊以龍蛇狀圖案為頂尖裝飾;尖頂屋兩端的山形牆有紅色背景,用金塗在刻有佛轉法輪與涅槃的木雕;兩根以蓮花為柱頭大石撐著門廊屋頂,大門與兩個小門有精緻的傳統寮國木雕;大殿裡十六世紀佛陀銅雕像,被視為寮國佛像藝術代表作之一。 前一篇文章 遨遊藝事 京都橋本關雪故居 下一篇文章 【佛經裡的閩南語】 擦去汙垢皆須拭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5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大江南北】北寧公園夏日賞荷 【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蒙古額爾德尼召寺【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雲岡石窟【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甘肅敦煌莫高窟‧建築彩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