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久未見面的小庭帶著三歲的兒子與同學小娟一起來看我,聊起了婚後種種。
「看妳好像過得不錯哦?」的確,小庭臉上皮膚比結婚以前好多了,整個人也變漂亮了。她開心地回答:「還不錯啦,就是我兒子皮了點,每天陪他玩,搞得我筋疲力盡!」
說到這裡,小娟插嘴了:「她最好命了,可以不用常回公婆家。」說完又提到,她最近要結婚了,雖然與公婆並不同住,但為了小倆口必須每天回公婆家吃飯正煩惱著。
「回公婆家吃飯很好啊!妳就不需要自己煮了嘛。」「是啊,但是我婆家一吃飯就是十幾個人,因為不負責煮,就要幫忙洗碗,他們又常把碗累積好幾餐才洗,所以洗一次碗下來,實在好累。」
「有十幾個人吃飯?那妳婆家一定是大家庭哦?」我一問,小姑娘就開始覺得委屈了:「才不是呢,我先生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跟一個妹妹,他的姐妹都已經結婚生子了,但都住附近,所以我婆婆都會叫她們回來家裡吃飯,才會有那麼多人。」
「人多,洗碗可以輪流洗,不是很好嗎?」我問她。她卻告訴我:「才不呢,我大姑、小姑兩家都是一吃過飯就走人,從來不幫忙。二哥還沒成親,所以,洗碗都是我或是大嫂的事。」
她繼續解釋:「以前都是大嫂做飯,但她現在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還要做這麼多人的飯菜,實在很累,所以,最近開始由我婆婆負責做飯。至於我,因不會做飯,當然就只有洗碗的分了。」
「那你們家其他人都不幫忙嗎?」我說的其他人,指的當然是那些男士們。小娟搖頭表示:「他們家男人從來不管廚房的事,連我未婚夫也一樣。」「至少你們家大姑小姑應該幫點忙吧?」我不死心地再問。她的答案仍是搖頭:「我婆婆心疼她們,要她們吃完飯就趕快回去,不必做事。」
這時,小庭也接話了:「不只他們,我家也一樣啦,還好我們沒住在一起,所以我只要管三個人的伙食就好了。」
「心疼自己的女兒,就不心疼媳婦了嗎?」我問。小娟說:「所以我經常假裝肚子不餓,不過去吃飯,可是,結婚以後怎麼辦呢?」
真的,結婚後怎麼辦呢?我建議她:「實在太累,就試著跟妳婆婆溝通一下吧。要不,就只有設法讓大家分開來用餐,一星期聚會一次就好了。」只見小娟無奈地點點頭,願意嘗試看看!我們都祝福她能夠溝通成功!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