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義工陳彥霖服務就是收穫

阮愛惠 |2013.11.23
1170觀看次
字級
圖/陳彥霖提供

■護理系出身的佛光青年陳彥霖,就學期間時常參與國內的義工服務,大一那年,她加入學校的「香海社」,開啟了擔任國際義工的機緣。首次參與菲律賓公益旅行之後,她又去了泰北、馬來西亞和印度,每次都讓她刻骨銘心,而這些到貧國偏鄉傳播「三好」教育的經歷,都成了她生命中珍貴的無價資產。



陳彥霖至今對菲律賓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是,菲國有個聚落叫Dump site,是座垃圾山,但那些垃圾卻是當地居民生存下去的憑藉,「在那裡,我看到世界上原來有人過得如此辛苦,但他們依然努力生存下去,讓我覺得要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她也曾到菲國一個充滿肺結核病患的社區,幫忙問診、義診,並教導患者該如何自我照顧。「每當義診完,病患都會不斷地向我道謝,總覺得自己沒有盡到什麼力量,就能夠獲得如此大的回饋,真令人開心。」她說。



大學畢業後,陳彥霖曾在安寧病房擔任兩年護士工作,每當遇到心情鬱卒想要自殺的病人,或同事有情緒困擾,她腦海中就會浮現擔任國際義工時的見聞,可以用來慰療這些苦惱的人,效果都非常好。



目前,陳彥霖正在澳洲遊學,帶著多年義工經驗吸取的能量,一圓從小到大的留學夢,讓生命更開闊!



延伸閱讀 公益旅行



佛光青年以實際行動落實三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就是國際公益旅行。公益旅行所到之地,包括印度、南非、泰北、菲律賓等國家的偏鄉。他們在當地從事三好教學、宣導衛生觀念、發放醫療用品等關懷及照顧事項,透過利他的付出,也得到自我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