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喜回收團隊 打造22間教室

阮愛惠 |2013.11.23
1324觀看次
字級

 ■宋秀喜師姐(見右圖/記者邱麗玥)擁有一個充滿書卷味的家庭,她的先生是中學老師、兩個兒子都是博士,皆任大學教授,媳婦也是老師。十三年前,她到松山車站買車票時,驚喜發現佛光山台北道場就在隔壁,於是加入佛光會。隔年,她知道星雲大師發願辦大學,馬上幫家中其他五人加入「百萬人興學委員會」。但是一戶一個月才贊助六百元,相對於建大學的龐大經費,宋秀喜覺得太慢了。有一天她突生靈感:「左鄰右舍常清出很多報紙,不如來作資源回收,把垃圾變黃金!」諸親好友知道她的發心,也紛紛共襄盛舉。她找來一部娃娃車,每天傍晚出發,一家一家去收過期的書報,整理之後,再推到住家附近的回收場。



 後來東西愈收愈多,當時百萬人興學委員會的妙願法師找來金剛師兄協助她;佛光會督導趙鈞震捐了部車,專作資源回收之用。有車、有幫手後,在妙願法師指導下,以宋秀喜為首,成立了一個約兩百人左右的資源回收團隊!許多佛光會會員紛紛熱烈響應,她三天兩頭就要出車,一忙就是一整天,過年前是回收隊最忙的時節,有時早上六點半出車,晚上十點才收工。令宋秀喜和回收團隊最感欣慰的是,多年來聚沙成塔的成果,回收團隊共捐出佛光大學二十二間教室。她表示:「能幫忙大師的願望,是我們最感榮幸的事!有發心有感應,菩薩的加持真實不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