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用「力行三好」來形容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陳順章夫婦,再恰當不過了。
一九七三年,陳順章、蘇素賢抱著襁褓中的女兒,到佛光山慧慈寺皈依後,開啟他們永不退票的行佛人生。基於中秋聯誼走秀、贊助四十二輛巴士春節朝山、行腳托鉢時填詞〈佛光人之歌〉等豐富創意,國際佛光會善化分會成立前,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特別指定陳順章擔任創會會長。
星雲大師曾以「文化老農」稱呼陳順章,因為他不僅成就布施福田,更有如農夫一般耕耘。除了提供佛光山叢林學院獎學金、到監獄布教、擔任慧慈佛光童軍團主任委員、受訓成為檀講師,更以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的身分,支持、推廣《人間福報》。
陳順章為鼓勵家鄉學子多閱讀《人間福報》,凡投稿且被刊登者,可獲贈報三個月。此善舉獲得各校讚揚,因這份純淨的報紙,對學生增廣見聞、健全品德有正面影響,且豐富的資訊更是老師上課補充教材的最佳來源;蘇素賢則收集報上的好文章,分享給親戚朋友,讓他們與善念接觸。
陳順章、蘇素賢伉儷在無私無我參與、推動國際佛光會各項公益活動的這些年裡,無形中做到《無量壽經》上所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陳順章出門前必去佛堂禮佛,心中有佛菩薩;自學佛、行佛後,蘇素賢每遇困境時,總能用佛法善巧轉念和排解,他們的身教,淺移默化了兒孫輩。
兒子俊尹、媳婦郭家宇在二○一二年參加佛陀紀念館的佛化婚禮,傳承佛光家庭;小女兒湞雅當義工為國際青年會議服務後,感動於佛光山、佛光會活動的多樣化和豐富內涵,更明白雙親為何如此投入佛光會;外孫立山抄寫《心經》後,主動將功德回向給往生的鍬形蟲,慈悲種子已然在孩子內心萌芽……,陳順章、蘇素賢以佛法營造了幸福安樂的四代之家,著實令人稱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