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談三好

林洛瀅 |2013.11.23
1729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書記室提供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致力提倡「三好」,不論出席任何活動、開示致詞,總是鼓勵大眾——「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二○一三年三月十日,在佛館菩提廣場舉行「南區禪凈密三修法會」,遠從美國、韓國、菲律賓、台灣、香港等,國內外三萬名僧信二眾共襄盛舉。



 星雲大師出席會場,開示關於「禪淨密三修法會」修行真諦,其表示大眾修持身口意三業,如同房子漏洞要修、衣服破了要補,人做得不好,改正一下就好。



 然而十八界由六根、六塵、六識構成,當與外境接觸,同時與「三業」息息相關。故星雲大師提及六識修行的重要性,亦舉出日常生活物品作為譬喻,大師說:「眼睛就像照相機,喜歡看莊嚴好看的東西;耳朵就像收音機,喜歡聽好話、好聽的音樂和歌曲;鼻子就像測量器,舌頭就像分析器,可以分析各種味道;身體就像活動機,心就像總指揮,讓眼耳鼻舌身能做得更好。」  星雲大師強調,「鼓掌、微笑都是一門修行。」提及美國有一間教堂,只要人一進門走上台,現場就會掌聲不斷,讓人心生歡喜而雀躍,這就說明鼓掌的重要性;且微笑要學習,「見面微笑是供養,見面微笑是念佛」,佛聲念念不斷,口出妙香。



 「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行三好就是好人。」星雲大師勉勵大眾要微笑、點頭、握手致敬與讚美,強調家庭是人間佛教修行的好場所,對家人說好話,學習懂得讚美他人;掃地、洗碗都算是做好事,只要「說得好、做得好」,心自然就會變好,希望大家都能把三好帶回家,將佛祖加持的平安吉祥歡喜帶回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