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龍應台多言賈禍,已非第一次,這次又因「失火說」引起爭議。她說,部會輪流失火,沒失火的部會可以喘口氣。
龍部長戲謔之語,透過媒體報導,被渲染成幸災樂禍,隔岸觀火,不厚道。重點在於場合和時間不對,幽默搞笑的話,只適合在私人場合,莫忘了身分地位,更別忘了文化部也有諸多問題。
這番話殃及池魚,政府部門都被波及,以「別人失火,我休憩」比喻執政,莫非施政是看運氣,而非績效或能力;是看誰倒楣,而非專業和勤勉,即使所說的是事實,這笑話也太不高明。
俗話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話燒出了無名火,也燒出執政團隊的問題。在戲語的背後,有待行政團隊戮力以公,將國家治理得更完善,消除民怨,那些無意義的俏皮話,還是少說吧! 許妙純(雲林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