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四日起舉行的「天空、草地、榕樹下─野餐音樂會」,把音樂帶到街角厝邊 ,讓國人悠閒輕鬆的享受音樂之美。 圖/中央社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昨日中午,台灣國樂團、樂興之時、金喇叭銅管五重奏、黎明教養院音樂班等音樂團體,在華山中央藝文公園荷花池畔示範演出,民眾被美妙的樂聲吸引,媽媽抱著孩子坐在草地上,阿嬤坐在榕樹下,更多人脫下鞋子席地而坐,在清風微醺的冬日暖陽下,感受音樂流經身心的舒暢,啟動文化部「天空、草地、榕樹下」系列活動。
文化部二十四日起連續半年,推出超過四十五場「天空、草地、榕樹下─野餐音樂會」,由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臺灣國樂團與超過三十個民間藝術團隊音樂環島,在天空大地、青草綠野、老樹碧蔭,邀請民眾帶著家人,呼朋引伴,與音樂為伍,度過幸福的午後。
「天空音樂會」由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擔綱,全團九十人的大型戶外演出,將開往台北、高雄、桃園龍潭、南投埔里,在寬闊的廣場上,把劇院音樂生活化,體驗氣勢磅礡的交響樂章。
「草地音樂會」展現生活藝術,由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長江靖波設計,集合Loloko布農青年合唱團、黎明教養院音樂班、太魯閣族合唱團等三十個民間藝術團體,選擇雲林古坑綠色隧道、台東鹿野高台等地,為民間藝術團體創造舞台。
「榕樹下音樂會」呈現村落野趣,由國立台灣國樂團走進音樂資源較少的鄉鎮社區,例如台南白河竹林寺、台東卑南部落、楊梅火車站廣場、桃園蘆竹內厝,在街角巷弄的榕樹下,發現藝術。
二十四日下午兩點半,國台交將於兩廳院藝文廣場演奏〈《波麗露〉、〈新天堂樂園〉等十首古典經典樂章。下午三點,華山中央藝文公園登場的草地音樂會,則由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黎明教養院音樂班孩童等,聯合演出「天使的禮物」。下午三點半台灣國樂團於淡水河畔的五號水門外舉辦「榕樹下音樂會」,用答嘴鼓逗趣說說唱唱,引出音樂裡的生命故事。
「天空、草地、榕樹下─野餐音樂會」歡迎社區玩音樂、愛表演的民眾報名,讓更多文化種子落地萌芽。詳情請見活動網站:w w w.m o c.g o v.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