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宜蘭是台灣歌仔戲發源地,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規畫「二○一三台灣傳統藝術節『嬉戲趣』系列演出,每周末上演精采歌仔戲;接連幾周,貫串台灣南北歌仔戲大團;「尚和歌仔戲劇團」昨天就上演年度新戲《觀音老母》(見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禪風新意結合戲劇美學,為觀世音菩薩下新註解。
來自高雄市的「尚和歌仔戲」前天與昨天登場,帶來年度新戲《觀音老母》。這齣戲七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首演時,觀眾大爆滿,整場戲不時聽到台下感動到流淚吸鼻涕的「音效」,演出後,被粉絲評選為今年「最好哭、最感動」的歌仔戲;九月底,戲團移師北上,在台北市大稻埕戲院演出時,也獲得北部觀眾滿堂采。
由尚和團長梁越玲全新編寫的《觀音老母》,以觀世音菩薩為題材,融入禪風新意與迷人的歌仔戲美學,令人耳目一新。
故事敘述逆子屠夫「金大順」不孝逆親,惡如活閻羅,對啞母金大嬸終日惡言相向、拳打腳踢。後來,他的獨子「金招福」身染怪病,四處求醫不治,大順愛子心切,得到老和尚開示,得知救子須尋得普陀山活觀音,且須謹守五戒,才能成事。「金大順」根基不弱,沿途所遇人事,都帶給他體悟,漸漸心開意解。當他歷經菩薩考驗抵達普陀山,卻發現,「活觀音」竟是老母親。
作品以菩薩故事融合禪風,貫穿人性面與價值觀,更以細膩劇情、悠揚音樂、唯美場景感動人心。全戲除秉持尚和固有的精湛傳統唱念作為元素,更融合創新的服裝、舞蹈身段,盡展歌仔戲藝術豐富內涵,以及多元創新的生命力。
戲台背景也力求獨特性,在渲染抽象意念的畫布上,結合多層次影像動畫,交融音樂、劇情、演員、燈光、布景,挑戰全劇不換景、不落幕,營造唯美動人、幕幕感動的戲劇張力與畫面。
梁越玲在劇中貫串全場演出「金大順」一角,從頭唱到尾,仍聲如宏鐘;當家花旦林淑璟則洗盡鉛華,改變身段,演出頑皮天真的十多歲孩童「金招福」;唐晟峰則反串口啞身駝的老婦「金大嬸」,用咿咿呀呀和肢體語言把老態龍鍾的老太太詮釋得維妙維肖。
尚和歌仔戲巡演腳步快速,繼宜蘭之後,本月二十三日會在高雄市美濃區公所獻演《按君龍來》;十二月一日再度北上,於台北市南港東新國小演出《情海斷腸花》,皆須索票入場。
電洽:(○七)五五五九五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