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野蔓園提供
沒有明顯的指標和招牌,野蔓園就這樣寧靜地、彷彿與世隔絕,座落在陽明山第二觀景亭往天母的下坡路段,如果沒有仔細發現位在道路旁的那一座土窯,恐怕多數人會不經意地與它擦身而過。
即使沒有刻意突顯它的所在,野蔓園獨特的、別具風味的窯烤麵包,對於許多「食髓知味」的饕客,仍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甚至稱為「夢幻逸品」也不為過。
野蔓園的窯烤麵包,為什麼這樣受歡迎,自然有其道理。因為這麵包原本只是自己要烤來吃的餐點,是聞香而來的遊客央求園主將部分出售,才因而外傳。這種為了「自肥」的食物,食材和用料的品質當然無庸置疑。
另外,野蔓園也不是每天都會烤麵包,雖然為了滿足大多數客人的需求,一度對外宣稱周二、周五會有麵包出爐,但這只是「原則」,如果園裡的人手、食材不太夠,或天候不佳,就只能跟客人說抱歉了。
野蔓園的園主姓唐,但他喜歡大家叫他亞曼,那是他的梵文名字。年輕時的亞曼生意做得大,壓力也大,每天至少三包菸、五百塊的檳榔,後來身體就搞壞了,再加上女兒跟他說:「世界會變這樣,還不都是你們這些大人造成的。」讓他開始省思生命的意義。
他一度也到大陸和印度學習中醫和自然療法,直到接觸了「樸門」(permaculture),才發現那是他真正想要實踐的生活方式,於是他放下一切,全心投入「永續農藝」的生活。
台灣有許多人在嘗試「樸門」這種友善環境的方式,但能夠完全投身實踐「樸門」的,大概只有亞曼了。
亞曼說,那是因為他比其他人幸運,年輕時積存的本錢可以讓他無後顧之憂,才能在漸老以後,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亞曼在野蔓園「享受」自給自足的生活,同時也開課傳授「樸門」永續設計。而其實窯烤就是他安排在學習課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新鮮感」的一種設計規畫,沒想到竟會造成風潮。現在許多專售窯烤麵包的人,也大多是他之前教過的學生。
亞曼說,野蔓園的窯烤麵包,使用的材料多數都是自己生產栽種,即使是買來的麵粉,也至少加入二到三成野蔓園自種的小麥,這是他對「樸門」理念的基本堅持。
而園裡種的各種果菜,像是金桔、九層塔、芋頭、番茄等,也都可以「隨性」地融入麵包。所以野蔓園的窯烤麵包不會有特定的口味,就像無食譜的餐廳一樣,端看季節時令,大自然給予什麼食材而定。
野蔓園的窯烤麵包使用的是自製的天然酵母,用山泉水來揉和麵粉,麵糰裡頭不加油、鹽和糖。亞曼說,相較於國人習慣的台日式鬆軟麵包,窯烤麵包屬於歐式風味,帶點天然發酵微酸口感,也比較有飽足感。但因為是天然酵母,麵糰最多只可發一倍,而且放個三、五天就會變很硬,保存不像商業酵母製作的麵包期限那麼長,因此每次烤的量不會太多,扣除留下來「自用」的,其他可外售的量就很有限了。
所以亞曼特別提醒,想要買窯烤麵包的民眾,除了特別預訂外,最好先打個電話,確定哪一天有做麵包,以免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