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真奇妙 流星系列之二: 彗星是什麼?

楊祖愛 |2013.11.15
1471觀看次
字級
 圖為畫家構想的登陸彗星圖。  圖/美聯社

 這顆星星怎麼不一樣?它怎麼拖了一條長尾巴?

 這種星星叫做彗星,彗字是「帚」的意思,是竹枝作成的掃把,因為它拖著長尾巴出現天際,中國人看它,像一支掃把,而西方人看它,則像是披著長頭髮,所以在英文裡,叫它為comet,這個字源自拉丁文,原意是長長的頭髮,comet就是「有著長頭髮的星星」。

 星星怎麼會帶著尾巴?披著長髮?彗星其實是一種由冰組成,在太陽系運行的小行星,它的冰中夾雜有沙塵礫石和固態的氣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等,近年來,美國太空總署(NASA)多次彗星任務帶回的彗星沙塵中,還發現多種有機化合物和複雜的分子,容後介紹。



 18世紀時,天文學家推測彗星是由冰包裹住的一堆碎石,但是這個說法無法證明為何僅僅一層冰,經過這麼久的運行還能繼續揮發,到了1950年,英國人Fred LawrenceWhipple提出「髒雪球」的說法,認為彗星不是以碎石為主,而是以冰為主,像一個夾帶沙石的大雪球,這個說法到了1986年,在太空探測船飛越哈雷彗星取得的攝像中得到證明。



 當彗星運行在太陽系外層時,這個混有雜質的髒雪球是凍結的,因此與一般行星沒有差別,從地球上不易辨識,但是當它運行進入太陽系內側時,受到太陽輻射的作用,彗星核內的雜質釋放出來,形成一股龐大而稀薄鬆散的臨時性氣層,像頭髮一樣,隨著彗星繼續前行,這個部分叫做「彗髮」;當它前行時,受了太陽輻射的壓力和太陽風的高溫、高速、高能量影響,釋放物像一道大尾巴拖在後面,隨著飄流運行,因之它的方向總是背著太陽,這個部分叫做「彗尾」,晚上看到它時,彗尾拖著指向東方,早上看它則彗尾指向西方。



 彗髮和彗尾受到太陽照明而反射發光,大多數的彗星並不明亮,要透過望遠鏡才能看到,中國古人對彗星現象有極細緻精確的觀察,《晉書。天文誌》載有:「小者數寸,長或經天,彗星本無光,傅日而為光,故西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彗星被大陣仗的彗髮和彗尾簇擁著途經太陽系附近時,如果正好與地球運行的路徑相交會,擦身而過時,我們在地球上就有可能看到這些碎片形成的流星雨。



 彗星有大有小,已知的彗星中直徑由大約百來公尺到四十多公里不等,它的軌道周期也有長有短,短的只有幾年,長的可達幾十萬年,多數彗星以橢圓形軌道環繞太陽系運行,接近太陽的只是軌道上的一小段,它那橢圓形的軌道越長,運行的周期也越長,離太陽最遠的那一端叫做遠日點,彗星軌道的遠日點通常在木星之外,它的遠日點靠近哪一顆行星,就被稱為是該行星的彗星家族成員,木星族彗星是最大的彗星家族,有將近450顆之多。



 你可曾想過,彗星環繞太陽運行,每靠近一次太陽就散失揮發掉一些沙礫和氣體,久而久之,是否會耗盡而衰竭?



 會的,彗星的命運會完結的,有的是因為運行速度快而彈出太陽系,消失在人類能追蹤的範圍內;有的是揮發物質耗盡,而像熄了火的油燈,油盡燈枯之後,變成了一糰類似小行星的惰性岩石;有的因為太陽或大行星引力或揮發物爆炸而分裂瓦解,引起燦爛的流星爆後,亮麗的謝幕消失於星空舞台;有的行蹤不定,在人類還無法掌握計算它的周期時曇花一現,可能多年後又出現,觀星者欣喜以為發現新星,但是經過推算分析後,原來是失蹤的星星又回來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