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陸來台的二喜,在就讀了一年的研究所後,決定要去各地走走,體會一下台灣的風土人情。
二喜選擇的旅遊方式是徒步。背好了行囊,帶起了帳篷,就在同學們的祝福下,一個人出發了。
看他臉書,這樣徒步旅行雖然辛苦,卻也非常快樂,尤其一路上總有不認識的人幫他加油打氣,走起來更是充滿生氣。
可是沒幾天,朋友們卻發現他出問題了。原來,沿途都靠借宿公園、學校等地搭帳篷的他,有一天早晨醒來,竟然發現自己整個行囊不見了。
在台灣待了整整一年的他,遇見與看見的幾乎都是善心人士,讓他對台灣人充滿了信任,也喪失了該有的戒心。晚上雖然睡在一處沒有人跡的國小走廊,但也不該把所有的隨身物件包括皮夾、護照等收進行囊後,就把行囊放在睡袋外,還十分放心地入睡。
等一覺醒來,二喜才發現除了裹著的睡袋外,其他的東西都不翼而飛了;不但可以證明身分的護照沒了,也因為皮夾不見,連打電話的一塊錢都沒有。
幸好,他把手機放在睡袋裡,總算還有可以求救的東西。
到了當地的警察局,警方對他挺照顧的,不僅幫他調學校的監視器,還與校方聯絡。可惜的是,監視器照出的影像雖然證實確實有一名老人拿走他的行囊,但時間太早,天還濛濛亮,竊賊的模樣根本看不清楚。
怎麼辦呢?身無分文的他只好再回到學校,重新準備出發。
不過,雖然東西丟了,二喜還是感受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當他的故事在校園中傳開後,朋友與同學們都紛紛捐出錢來幫助他,數目之多,讓他非常意外。
等遺失的護照補發下來後,二喜又重新出發了。我問他:「怎麼會這麼不小心啊?」在旅行途中的他告訴我:「我在大陸都很小心,也從來沒搞丟過東西,是因為我對台灣的信任度太高了,才會如此大意的。」
是啊,台灣社會給外人的感覺確實是信任度很高,但也不能保證人人都是好人啊!畢竟,〈禮運大同篇〉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界,我們還是有段距離。在尚未到達那個境界之前,大家還是該小心點,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引發別人的貪婪心啊!(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