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無私的公民社會

 |2013.10.18
3352觀看次
字級

台灣的義工文化及慈善愛心事業的發展,是近年台灣社會的一大特色。馬總統在今年國慶致詞時說,「任何人到台灣來,都會發現處處有志工,人人有愛心,這是台灣最動人的風景。」台灣的義工文化和慈善志業是由宗教團體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近年來有更多的人參與,使單純的公民社會慢慢浸入了政治色彩,這點卻是公民團體和政治人物應該自覺的。台灣需要的是一個單純的,友愛關懷的公民社會。

台灣的公民社會在宗教團體間慢慢成形,佛光山、慈濟功德會、法鼓山等宗教團體推廣社會運動,如救濟貧寒、淨山環保,倡導清貧簡樸的生活,向打造一個人間淨土、人間佛國努力。儘管距離目標還很遙遠,但是已經鼓勵全民的善心義舉;佛光山近年推動「三好運動」,對於人心的啟迪卓有貢獻。

政治議題自今年的洪仲丘受虐案,十萬人自發性的走上街頭,向政府討公道。這種透過臉書發起的公民運動,其展現的力量著實讓政府感到壓力。而「萬人送仲丘」運動已涉及政治議題,台灣的公民運動正式被媒體定位為政治運動。馬王九月政爭導致政務不行、立法怠惰,民眾也透過臉書發動二十萬人上凱道「嗆馬」。一股政治性的運動已然成形。

早在「萬人送仲丘」運動之前,台灣的宗教團體默默的行善,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到處看到這批宗教義工的身影,二○○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也看到台灣義工穿梭在碎石瓦礫間,甚至遠在非洲的衣索匹亞,也可以看到台灣的醫療義工在那裡義診,並發動民間認養當地的幼童,台灣世界展望會的「飢餓三十」運動就啟發了很多人投入國際義工的行列。這才是台灣公民社會的根基。

對於弱勢團體,台灣民眾從來不吝於伸出援手,包括日本在二○一一年發生的福島核災事件,台灣民眾也不念舊惡的慷慨解囊,令人印象深刻。日本政府也多次表達感謝之意。其實,這些善心才是台灣最雄厚的資產,也是台灣得以成為世界公民的最重要資源。

台灣本身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些安養機構中藏汙納垢,或有虐待病患、或藉著慈善斂財的案件,例如日前苗栗一家教養院爆發院長長期毆打院童事件,為台灣的慈善事業蒙上陰影。這些弊端有賴政府機關確實查核,以汰劣存菁,讓台灣的慈善志業能夠更臻完美。

有些政治議題的公民運動難免有政治團體在其中,如「萬人送仲丘」活動,「九二九凱道嗆馬」活動也傳出有政黨隱身幕後,但是在活動過程中都沒有刻意彰顯,顯示即使是政治性的公民活動也已經慢慢能夠自主,不受到政黨的左右。

社會有愛、政府有心、政黨無私,才有可能塑造一個純潔的公民社會,台灣社會雖然還有許多的不完美之處,但是公民社會的雛形已經具備,讓我們齊心努力,打造一個無私的公民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