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未來兩岸三地將可能一起同賀教師節!日前中國教育部已將相關文件送往國務院審議,若獲通過,內地教師節將由現行的九月十日,改為與台灣相同的孔子誕辰紀念日九月二十八日,但法案尚未通過,已引起熱烈討論。
從一九八五年大陸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於教師節的決定」,九月十日的教師節在內地已沿襲了二十八年之久。當初訂在這一天,主要是各級學校都是九月開學,此時過節用意在於創造師生和諧氣氛。但多年下來,教育界人士卻反映,開學事務繁雜,老師根本無暇過節。
據中通社報導,自二○○四年起,內地不斷有人提議變更教師節日期,像是時任中國政協委員的李漢秋,尤其同為政協委員的劇作家魏明倫,就曾連續三次提案,魏明倫在獲悉節日更改消息表示:意義重大!孔子是中國最大的文化符號,把教師節改在孔子誕辰日既有紀念意義,也可賦予節日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大陸醞釀改期,連帶也牽動香港。事實上,香港孔教學院院長、知名的儒學博士湯恩佳也曾在二○○八年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提議,湯恩佳指出,中國教育界出現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比如教育界亂收費、教育資源分配不盡公平、少數教師學術腐敗等。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天下為公,首先要教育為公,教師應以德為人表、行為世範,師德先於生德,身教重於言教……這些都是能給予老師啟發和寶貴經驗的。
改善待遇 提升師德
中通社報導,有評論者認為兩岸老師同步過節,對於教育界的交流有所提升,在一項問卷調查中,有高達六成六的網友贊成改期。但大陸《北京晨報》則刊出正反評論,有人引經據典認為沒有必要改期,質疑浪費立法資源。
反對者主要認為孔子的真正誕辰根本沒有明確的說法,有九月二十八日,也有人說是十月九日。因此用一個二千五百多年前不確實的日期,來代替法律中的明文規定日期,多少有些難以服眾。
《海峽導報》記者則採訪廈門市民的看法,持贊成意見的杜先生說,「教師節應該改日期,改到九月二十八日太好了,這樣臨近十一國慶節,說不定假期可以多幾天呀!而且還是孔子的生日,多有紀念意義。」
反對的像是一位李同學所說,「教師節不應該改日期吧,大家都已經對九月十日這一天有慣性的記憶,如果現在要改,多少會有些不適應,而且,我覺得教師節本來就應該是九月十日。」
另一位李女士則說,「我們家長面對一個孩子都覺得很難對付,老師要帶一大群孩子,著實不容易。我覺得沒必要把教師節和孔子生日混在一起,應該單獨過教師節,才能充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還有網友搞笑地說:「難道要我們這些七○後、八○後、九○後跟我們的孩子說,爸媽的教師節是九月十日,你們的是九月二十八日嗎?饒了大家吧,看現在的法定假日都改成什麼樣了,東拼西湊的!」
總之,無論贊成或反對,大家一致認同的是,內容勝於形式,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深化教育改革、強化師德,才是大陸教育界現階段最亟須改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