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發展】余江 百年匠人到智能眼鏡 文/記者莫鑫 |2025.05.10 語音朗讀 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無人機煙花秀在江西鷹潭龍虎山景區上演。圖/新華社在2025中國AI眼鏡產業發展大會上, Rokid樂奇創始人兼CEO祝銘明上台講述AI+AR如何重塑眼鏡產業。圖/新華社余江一家公司投資人民幣5000萬元打造的二期智能工廠,已正式投產。圖/受訪者提供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平定鄉東腦村世宏光學扶貧車間,村民在加工一批眼鏡產品。圖/新華社在Rokid品牌旗艦店裡,一位顧客試戴AR眼鏡。圖/受訪者提供 俯瞰余江城區。圖/新華社 文/記者莫鑫1976年,余江重拾傳承百年的眼鏡產業,組建了48人的「中童公社眼鏡服務組」,拉開現代眼鏡產業發展序幕。究竟傳統眼鏡工廠如何蛻變為智能車間?「一副擔子滿天飛,走遍廣東走遼西。」這句曾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描繪的是早年間余江眼鏡匠人四處奔波的景象。從清朝嘉慶年間的手工修配眼鏡,到如今AI+AR智能眼鏡方興未艾,余江實現了一場跨越兩個世紀的「鏡」變,全產業營收突破人民幣百億元,躋身大陸五大眼鏡產業基地之列。從修鏡巧匠到現代產業余江眼鏡的故事,是一部跨越兩個世紀的匠心史。早在清朝嘉慶年間,被稱為余江眼鏡產業「始祖」的趙赫磊就背著箱子行走四方,專門從事眼鏡修理與配換。至道光年間,其召集當地能工巧匠與商人,創立余江眼鏡幫會,成為中國最早的眼鏡行業組織之一。一九七六年,余江重拾傳承百年的眼鏡產業,組建了四十八人的「中童公社眼鏡服務組」,拉開了現代眼鏡產業發展序幕。此後數十年間,余江以眼鏡銷售為主業,所售產品多從外地採購後分銷大陸。真正的蝶變始於二十餘年前。余江區將眼鏡產業列為支柱產業重點培育,在中童鎮規畫建設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而後,余江區通過「產業聚鏈、招引補鏈、品牌強鏈」持續發力,吸引香港上市公司雅視集團、大陸最大的定型片生產廠家科強光學、大陸老視鏡領軍品牌「夕陽紅」萬成光學等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園區形成了涵蓋原材料、配件、鏡片、電鍍、成品眼鏡及設備製造的完整產業集群,成為大陸五大眼鏡產業基地之一。至二○二四年,園區集聚企業三百餘家,培育九十餘個自主品牌,獲授一百三十七項專利,實現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人民幣一百零八點二二億元,產品遠銷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二○二四年外貿出口額超一億美元。智能系統大螢幕上,採購、訂單、庫存及數控裁片等數據實時跳動;裁片機在自動機械手聯動操作下,每分鐘精準完成四副鏡片的全自動裁切……傳統眼鏡工廠如何蛻變為智能車間?答案藏在每個跳動的數據裡。「這條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裁片生產線,讓生產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以上。」鷹潭萬成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軍介紹,「更關鍵的是,裁片的光學中心距離(OCD)偏差,穩定控制在零點二公分,比國標精度提升百分之六十。」不僅於此,萬成光學公司還將「智造」基因融入到眼鏡製造的各個環節:大陸首創「粉末注射零件激光焊接工藝」,實現金屬鏡架毫秒級精準焊接;防藍光與漸變焦老視成鏡,攻克中老年群體用眼痛點……傳統製造的智慧升級技術突破的背後,是政企協同的創新生態。近年來,余江區成立眼鏡行業數字診所,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機構開展「數位體檢」,實現一企一策。省市區三級政府均出台了相應的支持政策。目前,余江眼鏡園區內十四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六家企業獲評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園區還積極構建眼鏡產業大腦,目前已初步建成大數據平台,整合眼鏡企業的生產、銷售、物流等多維度數據,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與可視化展示。通過數據分析,可精準把握產業整體運行態勢,為企業生產決策提供支撐,為政府制定產業規畫與政策提供科學依據。當數據流注入產業鏈,傳統製造由此煥發出新生機。二○二四年,「余江眼鏡」集體商標獲批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余江將在全國眼鏡銷售商中擇優布局余江眼鏡標準店,統一採購管道、服務標準和服務配套,加速眼鏡產業由傳統製造向設計研發和銷售服務『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余江區眼鏡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志文介紹。AI+AR 新賽道開啓新視界在余江眼鏡產業園內,Rokid旗艦店吸引了眾多顧客駐足,人們戴上AR眼鏡,感受神奇「視界」。二○二三年十二月,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將全球第二家品牌旗艦店落戶於此。Rokid創始人祝銘明是土生土長的余江人,因不久前演示智能眼鏡產品成為明星創業者。據悉,Rokid與余江區已達成合作,將共同推動AR智能眼鏡與傳統眼鏡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余江眼鏡產業向智能製造升級。對祝銘明而言,這既是一次前瞻布局,更是展現建設家鄉的情懷。個性化智能化體驗余江本地企業在智能眼鏡領域已經深耕多年。「為了能讓我們研發的近視管理智能眼鏡如期在眼鏡大會上展示,研發團隊晝夜攻關。」江西科強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少強開心地說,這款產品剛剛通過了測試。「我們希望用這款產品重塑兒童視力保護眼鏡市場。」李少強介紹,他們的新產品突破傳統離焦鏡片局限,通過搭載六軸姿態感知與邊緣AI算法,實時監測孩子用眼姿勢和環境光線,通過智能振動提醒、醫生聯動干預等,糾正不良用眼習慣,實現從被動矯正到主動預防。此外,這次眼鏡大會上線的雅視AMOS(雅姆斯)智能銷售系統,將搭建余江眼鏡產銷供應平台,推動眼鏡門店與園區工廠實現產銷融合。AMOS智能銷售系統是一個集設計、生產、裝配、成鏡於一體的智能配鏡平台,可通過AR技術實現快速試戴,並提供個性化的AI推薦,雲端存儲眼鏡款式的設計有效減少門店庫存壓力。「我們期望通過科技賦能眼鏡行業,提供個性化和智能化的購物體驗,為整個眼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雅視光學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海英表示。經濟轉型升級縮影余江眼鏡產業的變遷,是中國大陸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縮影。在數位化、智能化的加持下,余江這座贛東北小縣城,正以更清晰的視界,更智慧的目光,瞄準潛力無限的未來市場。未來,隨著全球智能化浪潮的持續推進,這座小縣城或將成為眼鏡產業的創新高地,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智能、更舒適的視覺體驗。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