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健保署昨日公布健保放寬給付新措施,十月起,陸續新增「高危險妊娠住院診察費」等四項醫療給付,加上上半年開放的六項,今年共有十項新增的健保給付項目,估計每年投入近三億經費,讓三萬多人受惠。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李純馥表示,為提升醫療品質、增進民眾接受醫療服務權益,今年上半年新增健保給付包括「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如瘜肉患者)」;針對肺結核病人的「抗酸性濃縮抹片染色檢查」、「抗酸菌培養」;膽道閉鎖症孩童所需的直接及間接膽紅素比值;及對尿失禁婦女改善骨盆鬆弛、漏尿的「陰道人工網膜外露修復術」與「陰道式會陰尿道懸吊術」等健保給付。
十月以後將新增「高危險妊娠住院診察費」、「複雜性血管整形術」「支氣管鏡螢光透視檢查」、「內視鏡冷凍治療」等醫療給付。
李純馥說,上述經費為額外爭取編列,並不會壓縮既有支出。其中跟女性有關項目,超過一萬名婦女受惠。如新增「陰道人工網膜外露修復術」和「陰道式會陰尿道懸吊術」,解決女性尿失禁的不適症狀,以往患者住院手術約需自費兩萬元,現僅需負擔百分之十。
「高危險妊娠住院診察費」可提升產檢醫療品質,包括二十二周以上早產、前置胎盤、胎盤異常、多胞胎、胎兒生長遲緩以及產婦合併心臟病、糖尿病等高風險產婦,未來負責照顧的婦產科醫師,也可獲得診察費給付。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糖尿病患人數也快速增加,不少患者因周邊動脈血管阻塞造成間歇性跛行,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者甚至得面臨截肢風險;健保署新增技術難度較高的「複雜性血管整形術」,幫助患者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