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署立雙和醫院六年前引入「加馬刀原型機」,造福許多病人,神經外科潘宏基醫師昨開記者會強調,他經手五千多個病例,證實加馬刀放射手術的確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希望健保局能放寬給付標準,造福更多經濟有困難、不適合開腦手術的患者。
六十九歲江姓婦人,十一年前因走路歪斜、吞嚥困難就醫,檢查後發現腦部有顆四公分大腫瘤,由於緊貼腦幹和顱底骨,使用傳統開刀非常危險,有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的可能,選擇加馬刀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沒想到七年前腦瘤又復發,做第二次加馬刀治療。今年七月又做第三次放射手術才解除困擾。
潘宏基表示,腦瘤患者常無法使用傳統手術去除,但採用放射手術、加馬刀的立體定位技術,可讓腦瘤細胞萎縮,避免破壞周圍神經和正常腦細胞,手術時間約莫一個半小時,病患術後最快第二天就能出院,副作用小、危險性低,只要定期追蹤治療,患者也能恢復正常生活。
江姓婦女做三次加馬刀都是自費,潘宏基呼籲民間醫療保險的給付可以納入加馬刀手術,健保也能夠放寬認定標準,來造福更多經濟有困難的病人。他也提醒,如果發現左右聽力明顯不一樣、耳鳴、長期頭暈、頭痛等現象,應馬上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