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課.課文】三寶的功用

星雲大師  |2013.08.25
1861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一般人學佛,要經過「皈依三寶」,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三寶」是佛教的信仰中心,一般社會人士對「佛法僧」三寶不容易了解,茲以「喻」釋「義」:

一、佛如光:光有照耀、溫暖、成熟的功能,佛的光也是一樣。佛光能照耀眾生迷濛的心靈,能給炎涼的世間帶來溫暖,並能成熟我們的未來,所以佛如光,佛光普照。

二、法如水:水有生長、解渴、洗滌的功能,法的水也相同。法水能滋長我們的慧命,能解除心靈的飢渴,能洗滌無始的罪業,所以法如水,法水長流。

三、僧如田:田有開發、種植、培福的功能,僧伽的福田也是一樣,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內心的清淨自性,能讓我們種植功德,提供我們培福的良因,所以僧如田,僧田要耕種。

既然用光、水、田來比喻佛、法、僧,那麼我們進一步要知道:皈依佛,就好像在我們的心中建設了一間電力公司;皈依法,就如同在我們的心裡營建了一座自來水廠;皈依僧,就譬如在我們的心底開發了一畝良田土地。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點亮我們的心靈燈光,就是儲蓄我們的甘露法水,就是長養我們的菩提花果。

如果能自覺皈依佛「我就是佛」,則佛陀功德廣被,神通妙用。我能如佛一樣,慈悲應世,給予世人的照顧、依靠,當下自己不就是佛陀了嗎?皈依法,法理通於做人處世,有方法則事半功倍,人怎可沒有「法」呢?皈依僧,僧如師長的教導,如善知識的開示,如一方良田,供我們生長功德,何不培植呢?

三寶雖有「佛法僧」三者,但以「法」為中心:佛也是「依法成佛」,僧也是「以法攝僧」;如無「法」,世上即無「佛」與「僧」。所以「法性」是每個人的本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才是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

吾人在五趣六道裡輪迴,生死流轉不已,找不到依靠,如今能夠皈依三寶,以三寶為舟航,以三寶為手杖,以三寶為燈光,以三寶為目標;人人皈依三寶,人人就是三寶的中流砥柱,豈不幸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