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台灣約有十四萬六十五歲以上駕駛人,老年人駕車肇事率偏高。
台北市近年來死亡車禍有百分之十是七十五歲以上高齡駕駛人,成為道路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高齡長輩開車肇事層出不窮,政府機關和民間社團多年前已注意這個問題,但駕照改採「終身有效」,近來立委醞釀修法限制。
關注高齡長輩開車安全是好事,但應從高齡者心智、體能狀態、行為責任及行的需求等方面考量,廣納各界意見後,再配合相關法令修正,以求周全。
有人認為像花東地區幅員遼闊,有些地方根本沒有客運可以搭乘,家人又不在身邊,只好自行開車,一旦限制開車後,無異剝奪了他們行的需求。
老年人的自我防衛能力較弱,加上許多青壯年汽機車駕駛人不守交通規則,缺乏禮讓長者行人的駕駛習慣,嚴重威脅長輩行的安全。
政府除了規範高齡持有駕照開車外,更要以具體整頓交通安全措施,來保障長輩行的安全。
大部分國家更新駕照都比我國規定多和嚴格,歐洲國家多要求七十歲以上駕駛人必須檢附醫師證明,芬蘭更嚴格,七十歲以後的駕照就失效,除非由醫師認定其有效期。
我贊成交通監理單位定期檢測高齡者身體心智及體能狀態,而且愈高齡檢測頻率應該愈頻繁。
如果體能已達無法安全行車,政府即應撤銷駕照,以期降低發生危險。
李又青(花蓮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