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驪歌輕唱,又是畢業季節,不少學生請同學和師長在制服上簽名留念。Toin
鳳凰花開,驪歌輕唱,又是畢業季節,不少學生請同學和師長在制服上簽名留念。
新北市忠孝國中生教組長游志皓在臉書發起「拒簽運動服及制服運動」,希望畢業生把制服留給學弟妹,不少師生按「讚」,該校三百多名畢業生幾乎沒有人在制服簽名,也有其他學校響應,讓愛心綿延。
在制服上留下師長或同學的簽名,是流傳多年的慣例,留下每個階段的回憶,制服捐出來雖然有些不捨,但若能透過衣物回收,達到資源再利用,幫助有需要的學弟妹,這是同學情深的表現,也是有意義的舉動。
游老師在臉書上發起拒簽制服運動,獲得廣大回響。讓我想起去年自己的高中制服,親手交給同校的表妹,衣物有了新主人,有了再利用的機會,感到「拒簽運動服及制服運動」有持續擴大推廣必要。
前提是學校要扮演媒介的角色,建立二手制服回收再利用平臺,同時必須符合便利、多元管道,才能發揮更好效果。
二手制服再利用既減少資源浪費,又可節省費用,願意穿二手衣的學生不在少數,制服的樣式變動有限,推動容易,可看到成效。
如果能擴大回收層面更好,例如文具、書本、書包,也能夠在畢業時捐出來,成為一種運動,更能擴大惜福愛物的效果,值得有心人推動。
每年因畢業而遭棄置的制服或學用品,為數不少非常可惜。同時建議教科書不要太常改版,也可傳承利用。
希望更多家長和學生響應捐贈行列,照顧更多弱勢學生,也讓社會充滿溫馨,何樂不為!。
李又青(花蓮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