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自重而人重之

 |2013.08.21
2291觀看次
字級

最近社會瀰漫著浮動不滿的氣氛,連續因為洪仲丘案、大埔拆屋案抗爭運動,大型街頭抗議活動,牽動內閣改組,連平時罕見新聞的監察院,也成為新聞的熱點,搶占頭版,為政府失能更添一章。

事情起因於基隆市長張通榮為關說酒後駕車案件,在警局公開罵員警混蛋,影片被放在youtube上,引起平面和電子媒體批評。國民黨考紀會因此處分張停權三個月。張通榮被以妨害公務,縱放人犯罪起訴,而法院一審判決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

監察院兩次審查此案,都表決未過,讓張安然過關。監察院長王建對此既生氣又失望,對媒體表示「這樣的監院關門比較好」,並批評有些監委是政治酬庸。由於不甘被院長羞辱,十九名監委集體聯署反嗆院長。立委也加入戰場,提議修憲廢除監院,成為三權憲法,將調查權和監察權交給立院。政府官員自己在拆政府,亂成一片,讓在海外訪問的馬總統趕快打電話安撫,以免事態擴大,不可收拾。

監察院茶壺裡的風暴完全咎由自取。張通榮的言行在youtube上原形畢露,小學生都可判斷這樣的言行是不對的,張在是非判斷上完全站不住腳。政治上,國民黨考紀會也做出停權處分;張市長的行為也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法院亦判刑,雖尚未終審確定,但違法幾無疑義。監委經過多次討論,二度表決都未通過,且不對外公開說明理由,與外界預期落差太大。

監察院的決定既不符合民意期待,也與法律唱反調,甚至和國民黨的意向也不合拍,這樣的結果當然引起社會對監察院存在功能的質疑。何況還傳出張市長數度宴請監委的傳聞,更讓張和監委的形象跌至谷底。

監察院二十九位監察委員,從民國九十七年到一○二年監察院預算達四十五億元,共彈劾二百案,平均每件彈劾案花費二千二百四十六萬元,議處多為小官,而且高達七成是以「申誡」了事。監察院既沒打老虎,也沒打幾隻蒼蠅,可謂不痛不癢,無論是政治存在感或是效能度都很低。每次監院上媒體,大多是監院內部相互批評的負面新聞。最近監委難得表決通過彈劾一位高官,竟是自己監院秘書長陳豐義。

監察院平時形象不佳,難得有大快人心地整飭貪官汙吏,彈劾官員失職,糾正政府政策錯誤等事蹟。而今監委又少有像過去陶百川等有風骨,不畏威權的諤諤名士。難怪許多人懷念扁政府時期,因為國民立院黨團杯葛總統提名的監委名單,造成數年「有監院,無監委」的空白時期,省錢又少添亂。

監院內亂讓社會對監院信心全失,這不但是監委的錯,也是院長的錯。監院只有反躬自省,奮勵圖強,以清楚明白的理由說明張通榮案的處理,並釐清張宴請監委的傳聞,以實際的行動辦幾件振奮人心的案子。若照現在這樣的監院運作下去,廢了也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