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 吃油香
昨天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中國大陸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的穆斯林群眾集體慶祝佳節,分享美味佳肴。二名穆斯林孩童在郯城的馬頭鎮清真寺吃傳統美食「油香」。圖/新華社
小女孩 讀經書
新北市民政局將於十二日起舉辦「伊斯蘭文化節」,昨天記者會,還展示文物。圖為二位穆斯林女童閱讀全球唯一手抄中文版《古蘭經》。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王叡嫻新北報導】歷經一個月齋戒,沙烏地阿拉伯最高宗教法庭七日已證實見月,因此昨天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新北市民政局結合中國回教協會,從十二日起在市府連五天舉辦「二○一三伊斯蘭文化節」,不僅有伊斯蘭風味美食試吃、傳統服飾試穿,還有文物展示與教義說明,讓民眾更了解伊斯蘭教風俗民情。
「開齋節」是穆斯林的新年,為讓更多人感受伊斯蘭過年氣氛,新北民政局首辦「伊斯蘭文化節」,昨天舉行宣傳記者會,邀請穆斯林孩童演唱《古蘭經》全文,並透過短劇,模擬穆斯林常被民眾誤解的情形,包括:因講求簡樸卻被認為保守的穿著、上班進行禮拜被誤會為摸魚、齋戒期間不吃東西才拒絕同事邀約,卻讓人有不好親近的感覺等。
另外,許多人以為穆斯林可娶多名妻子,事實上,伊斯蘭教的婚姻原則仍採一夫一妻制,除非有雄厚財力且在物質及精神上都能絕對公平對待所有妻子,否則是不被允許。
民政局長江俊霆指出,伊斯蘭教是全球三大宗教之一,約四分之一人口,但在台灣比較神秘、陌生,現在全台灣大概有十五萬穆斯林,新北市就占了三萬,這次與中國回教協會合作,將特有的飲食、文化、教義,透過文化節呈現,讓全台正確認識穆斯林。
中國回教協會祕書長馬超彥表示,協會致力協助台灣的餐廳及食品業者取得清真認證,只要通過清真驗證的食品,都會標示「HALAL」字樣的標記,讓穆斯林消費者安心食用。
助理祕書長馬超興解釋,很多人不熟悉伊斯蘭教的風俗民情,因此,會誤會穆斯林穿著保守、個性兇悍,但「伊斯蘭」此名詞在宗教上代表和平與順從,不像外界認為的那樣負面。
活動現場會分為動態美食展及靜態文物展。十二、十三日美食展有土耳其、中東、滇緬、泰國等攤位組成美食館,靜態文物則展至十六日,可看到麥加清真寺銅門模型、阿拉伯書法,還有從四十七年保存至今,第一次對外展出的全球唯一手抄中文版《古蘭經》等十多件精美文物,也設有伊斯蘭教服飾試穿區,讓民眾體驗阿拉伯傳統服裝,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