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車背張貼「AED標章」每日經過人潮洶湧的街道及觀光景點,把關民眾生命安全。
圖/北市衛生局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首創結合大南汽車公司及新光關係機構於公車內設置AED,讓公車載著AED跑,一旦有緊急狀況,司機就是「救命英雄」。
AED設備為新光關係機構捐贈,有八部「AED2100 」配合打造北投高齡友善城市設置於大南公車上;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已在十五日辦理「司機CPR+AED」教育訓練,三十位大南公車駕駛參加,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司機就成了「救命英雄」,藉此打造遊人如織的北投安全健康環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國人十大死亡排名,心臟疾病由九十五年的第三名,提升到一零一年排名第二,顯示心臟疾病猝死的情況逐年上升。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及工作壓力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好發年齡也有下降趨勢。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惠萍表示,去年統計北投區總人口數二十五萬四千多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約三萬人,占北投區總人口數一成二左右。衛生署調查發現,國內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罹患心臟病比率高達兩成,每五位老年人就有一人是心臟病患者。為掌握搶救生命「黃金五分鐘」,該中心積極籌畫於北投區公車路線設置AED設備,讓北投區民及到北投遊玩旅客,都能有「好安心」的環境。
林惠萍說,為延續高齡友善議題,該中心繼去年全國首創「司機嘗老」活動,讓司機體會老化狀態,進而提供長者安全舒適的乘車服務。今年再全國首創辦理「司機CPR+AED」訓練,並爭取「2100K型自動心臟電擊器」建置於大南公車內,且於公車車側及車背張貼「AED標章」,一旦有緊急狀況,民眾就能「隨招隨停」找到AED。
林惠萍表示,北投區規畫觀光景點及山區三條路線,安裝八輛公車,每日六十二班次、每三十分鐘,就有AED設備公車經過人潮洶湧的街道及觀光景點,即時提供有需要的人使用,強化到院前緊急醫療,為民眾生命安全,做最即時把關。